近日,微信朋友圈都转发同一条微信,题目是“一个人开始废掉的3种迹象”,出于对题目的好奇,我打开阅读了一遍,文章写得很好,首先从写法上看,内容分析深入、观点新颖,其次引用很多正反案例及中外名人观点、语录阐述观点,最后,文章观点引发读者共鸣。
作者归纳的三个废掉的迹象分别是:一、不再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二、沉溺于短期快感之中,不再做长期的投资;三、沦为情绪的奴婢。这篇文章之所以被广泛转发,阅读率超过十万加,离不开针砭时弊,离不开触发读者心声,离不开教育意义深刻。
可以说,文章提到的现象在社会广泛存在,更是职场上的缩影。我刚开始阅读时,便醍醐灌顶,被文章深深吸引,毫不犹豫地关注公众号。这两天晚上闲暇时刻,忍不住深读多几遍,希望提醒自己,提高自律性。另外,我在公司晨会上分享这篇文章,提及到以上现象,提醒自己和同事拒绝废掉,结果不出所料,大家共同产生深深的共鸣!
共鸣的同时,还有谴责,因为自己的过去,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阶段,也经常发生以上三种迹象,结果当然学业荒废、工作停滞,后来,得花了很大力气才从沼泽地里爬出来,可以说,作者准确道出内心最感触的声音。
而此同时,脑海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其一是该篇文章的话题确实引人深思,与我长期关注正能量类别文章对比,题目与内容非常新颖,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希望能阅读作者同样类别的文章,但公众号还来不及更新;其二是作者并没有在文章中介绍拒绝废掉方法,只是简单的说“向前一步,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我对第二点尤其感到遗憾,因为从写作思路分析,文章本应该介绍方法,且是文章的重点。于是,我不由产生这种想法:为文章补充这部分的内容。我顺着这种逻辑,结合自己的体会,希望在作者更新前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一是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变主观世界。马克思实践论认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改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简单的理解就是要参加劳动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改变对自己的认识,特别是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劳动。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人处于辛苦、繁忙劳动中,大脑必然没有余地去思考颓废的事情,他需要休息,主流思想是思考摆脱目前穷境的途径和方法。我以前叛逆期阶段,思想认识不充分,也玩过颓废的事情,后来,辛亏多次在打暑假工过程中,一而再体会劳动心酸、尝试饥饿滋味、受到藐视眼观等待遇,自然向往自由,但在这个无聊而辛苦的过程中,思想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弯,逐渐改掉很多陋习,走向正轨。
二是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否控制自己,控制自己拒绝诱惑、控制自己抵抗压力等,要不然只是年龄的成熟,而非心理的成熟。没有逼自己一把,摒弃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足于谈成长。如果刚开始实在不能自控,让自己害怕的人控制一下自己,在吓唬下学习、工作,或者,去跑步,跑到呼吸不过来,又或者,天天写作,写到自己完全想吐…在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每天坚持一点,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因此改变很多,那些所谓的废掉迹象,想改变也完全在话下。
三是接近正能量的人。今年的广告语很有意思-“2018年,接近正能量的人”。人是有社会属性的动物,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接近什么样的人,这些人的教养、习惯、言语谈吐等,终会潜移默化深入到骨髓里。比如,你要是有幸接触很多的企业老板、高管等正能量的人,这些人的创业激情、思考方式、精神力量、工作态度等,会发出很强的磁场,会感染身边每一个人;而对立一面,要是天天和乞丐在一起,思想变得越来越贫瘠,行为变得越来越懒惰。所以,请多和身边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将会受此熏陶,收获伟大精神鼓舞、严密逻辑思考等无形力量,这些东西,会促使你朝着更宽广的大道前进;而那些负能量的人,请保持距离,最好远离,不要让他对世界及人生的消极偏见逐渐主导你的思想。
写到这里,我也有一种矛盾的忧虑,因为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路径不同,对问题处理的方式也不尽一致,也许,对自己有效,但对一部分人也许不太现实,所以,我佩服作者欲言又止、只能意会的结尾:向前一步,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是的,这句话给我们无限的思考,隐晦告诉我们:只有你愿意摆脱目前情况,拒绝颓废,努力改变吧,明天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最后,用当前流行的一句话结束文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希望每一位愿意改变自己的人,都能坚持自己的初心,不弃不懈,达到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