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吧,一起看世界——记本地地理

走吧,一起看世界——记本地地理

作者: 程子山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4-04 06:58 被阅读0次

前言

四年级的孩子处于整个儿童发展的中间阶段,这一年被称为“童年的心脏”。他们的意识状态更加现实化和分化,他们与周围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疏远,能够认识到部分之间的差异,对现实世界有更加实在的感受;也看到同伴的不同,开始出现批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对外在世界充满渴望;思考变得更加活跃,尽管还是图景式的,但是却更加踏实。
四年级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课堂学习的丰富性,满足了孩子们落入人间的内在需求,即:在世界中定位,这在本地探究课程中尤为明显。从“我”所在的位置出发,一圈一圈地画出去,探索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之发生关联。
一年级到三年级,学习环境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以及人类的行为之间相互的关系。四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分离的方式在思维当中重建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性,从我所处的位置出发,在空间和时间上扩大对本土的认识,包括地理、简单的人文、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研究。

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学校周围的环境和特色,都在为孩子展现着在地理(或空间上)、历史上(或当今)的历程。通过这些学习,他们与世界的关系在社交上和空间上就会被转化为一种归属感。



                            我是分割线


当同学们得知要上本地地理版块的时候都非常雀跃,因为不管是骑行,还是徒步这样的短途游学,他们都期盼已久。

辨方向

稳住孩子们的心神后,我先问他们了一个问题: 我们接下来如果需要外出的话,如何分辨方向呢?

这个时候,平时看书多的同学终于可以施展了,最后在大家的一同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了这么几个经验:

看北斗七星

看太阳

太阳升起来的地方为东(依此先人造出“东”这个字),落下的地方为西。

东的甲骨文 朝阳与夕阳

还可以看树冠,看青苔,看树的年轮,看蚂蚁窝所在的地方等等。

我们的教室

第二天,我们便开始真正地放眼看周围的世界,从自己所站的地方起,从俯瞰自己的脚开始。

某同学的鞋子 鞋子,too

孩子们画鞋子时一头雾水:不是说本地地理版块么?画鞋子做什么?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兴致勃勃地画着鞋子。低头看着画一个,再把鞋子脱了放桌子上画。

画完后我请孩子们比较了两种画法的不同,然后问他们,咱们的教室平时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请你把整个教室都画下来作为给朋友介绍的图示,该怎么画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便说了起来:

我可以站在教室的最后面画。

我要站到教室外面,从外往里画。

我觉得可以先用相机拍个照片,然后对着相片画下来。

……

说了不少办法,但也都被他们自己一个一个互相给推翻了,因为总也顾不到每样东西。

忽然,有个同学说,我觉得可以像刚才画鞋子一样,站得高高的,从上往下看着画!

对!我以前看过房子的平面图,他们就是那样画的!

说干就干,大家就纷纷站在自己的椅子上,在桌子上观察,有的同学说,不行,太低了。经过讨论与合作,便是以下这番情景。

我也好想站上去~ 哇……同学们都变小了!

轮流看过后,我们就开始把教室做出来,刚开始我们选用的是陶泥。

细致得很

然后把教室的平面图画下来,接着再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教室给描写出来。

我们的教室 教室平面图1 教室平面图2 教室平面图3

我的家

家的平面图

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从家到学校的路,一天天一遍遍地走,现在,把它记录下来。

我们的学校

走出教室,看看我们的校园。

我们先通过平日里的观察,说一说校园的模样,然后,我们来到楼顶,用新的角度再看一看。

头一回上来,好兴奋~ 站得高,看得远 要从楼顶下去了,依然很激动! 校园一景——水塔
校园一角——窑场

这次学校的塑形(包括接下来的张河村塑形),我们都是用手边的物品来做,摆好之后撒上白粉,再把物品拿开,一幅平面图就新鲜出炉了~ 对着这个现成的平面图,再画就容易多了。

张河村

出了学校,我们继续往外走,看一看学校所在的村子。

出发前同学们分成2大组,分别准备了一些问题给对方,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绕张河村徒步一圈。

回来后,好吃的午饭变得超级无敌好吃。

走啊走,用脚步丈量生活的土地 一二一
边走边观察,必要的东西记录下来 继续走啊走 竟然走到了我们三年级时搭建的森林小屋!!必须合影~

路上我们还吃到了美味的海棠果。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一起去徒步 村子里的玉仙圣母庙

广武山

我们学校所在地广武镇张河村,这里有一座广武山,它又被称为敖山、三皇山,当地人习惯称它为邙山,而同时,它又是郑州的福山,这都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学校位于邙山的半山腰,出了门一路往北,就可以到达邙山的山顶。”

“因为燧人氏曾在这里教人钻木取火,伏羲曾在这里教化于民,神农曾在这里尝过百草,所以邙山又称为三皇山。”

“邙山还有个名字是广武山,因为郑武公的坟墓埋葬在这里,为了广大他的德行,人们为其取名广武山。”

“广武山还被当地人称为福山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它挡住了黄河水,庇佑人们不受河水泛滥之灾,所以也叫福山。”

以上,选自班里一位同学的文章。

从四年级上学期,配合本地地理版块的学习,我们便同时开始了骑行活动。

骑行去桃花峪,去黄河岸边,去纪公庙,去很多地方。

荥阳

熒,屋下灯烛之光也,其光熒熒然。熒者,光不定也,用此形容水出不常,故曰熒泽,熒泽之南,称为熒阳。后有人妄改“熒”为“滎”,而今作荥阳。

广武镇之外,便是这荥阳。

关于荥阳,你都了解些什么呢?

名闻天下的象棋 鸿沟徒步 黄河中下游界碑 随处都有欢乐的游戏~ 枯河徒步

我的家乡

家乡童谣

纪公庙游学活动。

郑州

最后,便是省城郑州。

郑州市区行政规划图

在这个版块中间,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

荥阳以前的发展那么好,为什么现在却止步不前,而郑州的发展这么迅速呢?

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番讨论,归之纳之,同学们得出跟地形大有关系的结论,古荥阳山多水多,漕运发达,而现在的交通运输方式,哪里平坦哪里有优势,有山有沟壑的地方反而会受到影响。

到这里,课程本来是可以结束了,但我考虑到,现在的孩子被非常富足的物质包裹,虽然说更多地了解脚下这方土地的历史,会更多地生出热爱之心,可还是一不小心就会生出欲望的心。

我觉得,还需要再加上一个小小的思考。

这样的发展好还是不好?

我把这个问题作为功课留给同学们思考,第二天我们再来分享观点,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又好又不好”。

好的例子很多,更方便了。

现在都不用出门,就可以吃到各地甚至是国外的美食。

去超市买东西,随时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水果。

可以网购,快递直接送货上门。

有高铁和飞机,去一个地方的话又快又便捷。

人们如果想保护什么的话,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得很好,比如大熊猫,本来很少,现在越来越多了。

等等……

不好的呢?

垃圾越来越多,哪儿都是。

以前枯河的水都能喝,现在有的地方水都可臭!

垃圾焚烧,还有汽车尾气什么的,影响了大气,导致气候变化,有些动物都灭绝了,北极熊也快灭绝了!

我姥姥家的水以前都有甜味,现在没了。

等等……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想了一些具体的办法,是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比如买东西时带上购物袋,洗澡打沐浴露时把水关上,离开教室时记得关灯,等等。

有个女生说可以种树,我问她确定可以自己做到吗?当天耘生老师恰巧在班里,耘生老师说他可以带孩子们来种,后来在园艺课上,同学们每人种了一棵无花果树,开心得不得了。

后来学校要组织春游,徒步枯河,刚好能接着我们之前徒步过的那一段。有同学就建议带上酵素,倒进河里净化水质。

且不说这些具体的小事都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是我想,当这些小小少年们逐渐长大成人时,他们一定是心中饱含着爱去面对去进入这个世界的。

相关文章

  • 走吧,一起看世界——记本地地理

    前言 四年级的孩子处于整个儿童发展的中间阶段,这一年被称为“童年的心脏”。他们的意识状态更加现实化和分化,他们与周...

  • 地理狗看世界

    自从教了高中地理…… 风?不再是风,是两地有气压差形成的空气流动。 雨?不是雨,是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至高空冷却,...

  • 执念

    风说跟我走吧 我会给你自由 云说跟我走吧 我会给你美丽 大雁说跟我走吧 我会带你看世界 小溪说跟我走吧 我会带你看...

  • 走吧

    走吧 走到十七歲 看棉花雲滿天 看流星 淌過夜空的時候 走吧 走到十七歲 看夢的結緣之處 風吹楊柳 走吧 我們一起...

  • 国家地理看世界

    地球上的人们可知道,哪里是世界的中央? 答案大多是自己居住的地方。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居住在天朝上国,四周皆是蛮夷:欧...

  • 走吧,一起闯世界!

    今天下午看了开心麻花影业的电影《半个喜剧》,没看之前就断定这一定是一部好电影,看完以后觉得这是一部我看过最好看的电...

  • 一衣带水的邻邦 日本见闻记(关东部分)

    (类游记,图片不多。。所有图片还是会整理到一起)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用了“一衣带水的邻邦”这样的文字作为日本地理的...

  • 水彩原创,陪你周游世界

    遇见你,三生有幸 走吧,我们去周游世界 有一天,一定会遇见一个人 一起去全世界看风景 一起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

  • 福驹班长江、古奥游学行记

    小小少年初长成 —青岛爱之帆学校福驹班长江、古奥游学行记 继四年级本地地理学习对家...

  • 胡不归

    如果有一天,你对我说,一起走吧,采菊,看南山。我会说好吧走吧,丢了这凡世间无尽的烦恼,归去。 春看柳绿桃红,夏扑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吧,一起看世界——记本地地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yx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