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恺:
· 期望理论中,人们盈利1000美元的良好感觉并不是盈利500美元的二倍,但人们亏损1000美元的糟糕感觉却是亏损500美元的二倍不止
· 亏损的情绪要比收益的4情绪更为陡峭
· 投资者为了追踪收益与损失,会将每个投资账户分开复查头寸,这种方法称为“心理会计”。将每个账户单独看待而不采用投资组合的方法,限制了投资者使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能力
· “启发式简化”,由于认知限制(如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迫使大脑把复杂的分析过程加以简化处理
· 人与人的互动和同群效应也影响决策,从他人的观点和情绪中得到的暗示也会影响决策
· “赌徒谬论”,投资者在预测未来时过于重视观察到的少数现象。当抛硬币出现3次正面时,会让人觉得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机会更大,因为我们了解正反的概率都是50%,所以我们倾向于一个面出现过多的情况会得到纠正
· 人们赌抛硬币时,大多数人在硬币抛出前下注的金额会比硬币抛出后下注的金额要大,人们似乎认为自己的参与会影响抛硬币结果(认为付出就会改变)。人们一般会认为自己持有的股票肯定比自己没买的股票好,其实拥有股票只是给人能够控制结果的错觉
· “自我归因”的心理偏差让人们认为成功源于自己能力超群,而将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投资者在交易市场取得一定的成功后,可能作出过度自信的行为
· 80000名散户样本中,分5个小组,其中1/5为最低的2.4%年周转率,另外1/5为最高的250%年周转率,前者比后者的年净回报率高7%。就累计财富的角度说,建立在过度自信上的交易是危险的
· 过度自信的心理,部分来自于投资者对知识的幻觉,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会随着信息的丰富而更准确
· 得到的信息数量越多、对任务的熟练度越高、经历的积极结果越多,投资者的“控制错觉”就越大
· 人们经历的成功越多,就越会将其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即便其中包含了很大的运气成分,牛市中的投资者更是如此
· 人性趋于选择“避免懊悔”和“寻求自豪”的行为
· 尝试新号码但旧号码中奖了,比坚持旧号码但新号码中奖了的感觉更懊悔。通常是作为的懊悔比不作为的懊悔更让人痛苦。投资者经常为采取了行动而后悔,却很少后悔没采取行动
· 投资者卖出盈利股票的可能性比卖出亏损股票要高出一半,很大原因是实现盈利能体会到更大的自豪感。因人性的自我避免懊悔而导致的“处置效应”,投资者不愿意卖出亏损股票,不愿意把浮动亏损转换成实际亏损,不愿意接受懊悔情绪,选择避免痛苦,所以无论亏损大小,这种不情愿的心理都差不多。所以前期的套牢盘一但盈利,他们就会立即解套以消除自身的痛苦
· 证券投资基金是不存在“处置效应”的,投资者更愿意卖出亏损的基金份额,而不愿意卖出盈利的基金份额。这是因为他们把亏损归咎于基金经理,自身并没有懊悔感,自然就不需要避免懊悔,也就理所当然卖出浮亏基金份额,接受实际亏损
· 投资者卖出的盈利股票在下一年一般会平均跑赢市场2.35%,而投资者持有的亏损股票一般跑输市场1.06%。投资者倾向于过早卖出高收益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低收益的股票
· 当股票亏损时,如果亏损可能与投资者的决策失误有关,他们就会感觉到更强烈的懊悔情绪;如果投资者将亏损归咎于一些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素,那么懊悔情绪就会轻些。例如,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下跌而整个股市上涨,你的懊悔情绪就会比较强烈,进而抛售,庄家在这种时候洗盘是吸筹的好时机。但如果股票下跌且整个股市也下跌,那你的懊悔情绪就会轻些,进而继续持有
· 投资者获得两次各$50的收益,会比一次获得100美元的收益更快乐
· 处置效应:人们会采取行动去避免懊悔、寻求自豪,这使得投资者过早卖出盈利股票而过久持有亏损股票
· 卖出亏损股→懊悔之前买入这只股票→不想再买回
卖出盈利股后上涨→懊悔卖出太快→不想再买回
卖出盈利股后下跌→对时机掌握的很满意→很有可能重新买回
· 对于投资市场来说,标准差(浮动盈亏)与对风险的判断不存在相关性,但人们遭受损失时依然片面的高估风险。人们通常不能对结果分布的统计数据作出评估,所以人们由于情绪化而停止投资时,可能并不知道其行为带来的后果
· 人们在正面框架下偏好低风险的选项,而在负面框架下偏好高风险的选项
· 对于一道不会做的题,ABC的概率并不是平分,而是B占50%,AC各占25%,当人们不知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时,人们趋向于选择一个自认为居中的选项(避免懊恼和心理安慰)。人们总是避免作出极端的决定,在排列顺序上,B是离端点最远的
· 驾驶员可以自由选择退出的器官捐赠项目,相比可自由选择进入的捐赠项目,有较高的参与率
· 大脑会用“心理预算”将每笔心理账户的消费收益与消费成本联系起来。购买商品和服务带来的痛苦与财务亏损产生的痛苦是相似的,如案例所示
【案例1】:6个月后,你计划花1200美元买洗衣机,你有两种选择:
A.在买下洗衣机之前的6个月,每月支付200美元 B.在买下洗衣机之后的6个月,每月支付200美元
(结论):84%的人选B,因为洗衣机买后的几年会发挥收益,在同期支付费用的做法使得成本与收益能匹配起来。同时也符合传统经理理论观点,考虑金钱的时间价值,人们更应该选B
【案例2】:6个月后,你计划花1200美元去瑞士旅游,你有两种选择:
A.在旅行前的6个月,每月支付200美元 B.在你旅行回来后的6个月,每月支付200美元
(结论):60%的人选A,人们认为预付费用的旅行比过后再付钱的旅行更令人愉快。因为如果先付钱的话,付钱引发的痛苦就结束了,稍后的旅行就会觉得比较愉快。人总是避免痛苦,尽管选B能最大化金钱的时间价值
【案例3】:你在未来6个月里每个周末都要加班几小时,你有两种选择:
A.提前支付加班费 B.加班后再拿钱
(结论):66%的人选B,人们认为加班后再拿钱会更愉快。再一次与传统经济理论相左,因为财富最大化的策略是早点拿到钱,而不是更晚
·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会考虑现在和将来的成本与收益,而不考虑过去的成本。与此相反,人们在决策时,总是习惯性地考虑过去已无法挽回的成本,这种行为称为“沉没成本效应”。沉没成本效应是一种承诺升级,被定义为“一但为某项投资付出了金钱、时间、努力,人们就会倾向于继续做下去的现象”
【案例1】:有一家人得到几张期望已久的球赛入场票,票价为40美元,比赛当天意外下暴风雪。以下哪种情况这他们更愿意去看比赛呢?
A.花40美元购买的票 B.获赠40美元的票
(结论):他们更可能是A,因为难以关闭心理账户,总想让成本和收益匹配,想避免承受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所以A更可能去看比赛。而B是没有成本,所以关闭心理账户不会产生任何亏损,心理就好受得多了。另外,如果门票是昨天买的而不是去年买的,他们更可能去看比赛。随着时间推移,没有收益而关闭心理账户的痛苦会逐渐减弱,这就是沉没成本的负面影响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小
· 出租车司机是依据某个参考值来分别评估每天赚了多少钱(心理会计)。因为他们厌恶风险,所以在生意差的日子他们会超时工作,以赚取和参考值一样多的收入,而在生意好的日子他们会提早收工。心理会计导致他们过于狭隘的看待工作时间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在好日子超时工作,而在坏日子提早收工,赚更多的钱
· 心理会计会导致投资者区别对待每个账户,而不是对其投资组合进行全面的资产配置
· 你是愿意拿自己一小部分钱多冒些风险,还是愿意用全部的钱少冒些风险?人们一般会选前者,这符合心理账户理论,而后者则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一致
· 人们偏爱自己熟悉了解的事物。“本土偏好”会导致投资者将大量资金投入自己所在的国家/公司。美国股市占全球股票市值43%,日本和英国分别占全球股市的10%和7%,因此要把股票投资组合分散化,就应该将投资组合中的43%配置为美国公司,10%为日本公司,7%为英国公司,而事实上传统投资组合理论也建议这样做。但现实中,交易者们对自己的国家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和过度自信。
· 较高的“本土偏差”对应着较高的市场收益。捷克>波兰>阿根廷>印度>中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美国
· 当了解其他人对各种股票的看法时,共识就形成了。当人们根据共识别投资的时候,从众效应就出现了。投资者群体和羚羊群差不多,羚羊总是观察其他羚羊在做什么,因为它不想被甩在后边。
· 在积极的短期交易活动中,你的思考方式更像交易员而非投资者
· 光照时间会影响很多投资者,秋天阳光减少的时候,股票的收益也会降低,会一直持续到12月21日,这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
· 过分乐观可能引发价格泡沫,一些寻求刺激的投资者希望从大量交易活动中找到像赌博一样的感觉
· 人们对现在和未来的看法不同,会导致他们的欲望很强而意志力很薄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