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但又不简单地“活着”
余华的《活着》起初纯粹是抱着对书名的疑问和准备读本小说打发时间的想法翻开这本书的,但读着读着就不自觉“深陷其中”一气呵成读完了这本小说。自己的体会有以下几个:
1、余华朴实的文笔但又叙述的用词准确传神,不会陷入一些网络小说的口水话中去,让我感觉很舒服,就和自己读《平凡的世界》时一样的感受;
2、用类似于访谈让老人说出自己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有点像柴静的《看见》;
3、老人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家产破败、爹娘相继去世、被抓丁、饥荒挨饿、子女死亡,每一件都会让人感觉到他的当时身处其中的痛苦;但这些故事串在一起从老人口中讲出好像是在讲着别人的故事,让我们更明白为什么老人是这本书开头所讲的那样,犹如我们爷爷一样,终日在田间地头劳作又有憨憨淳朴而略带羞涩的微笑,如土地一样颜色的脸上爬满皱纹,叼着烟袋和我们拉家常;这些感受让我对于自己爷爷的理解加深了些;
4、老人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但仍然如书名一样“活着”,这既是我们应该要理解的他们那一辈人的遭遇,而犹如本能一般的“活着”的信念,又是一个加深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多遭磨难但仍然坚强的活着、顽强的与生活的苦难做斗争并最终培养出我们民族精神中积极进取、相信人的力量而非神灵这些特质的角度。
5、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造成这么多苦难必定不能排除老人自己本身的因素。试想,如果老人在最开始没有沾染恶习、积极上进,那也绝不会导致后来这么的生活艰难。反观自己,我们生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活着”是很容易的,哪怕自己不怎么工作都可以有低保、扶贫等帮助你。但我们所希望的绝不仅仅只是“活着”,我们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社会阶层可以往上走,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和人生;同时也要给我们的后代提供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支持,这些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尝试多学习多思考多努力,朝着目标前进丢弃“阿Q精神”这种消极的思想,要知道我们的祖先是由历经13年通西域的张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大唐铁骑、打的匈奴只能西迁到欧洲的汉武帝、北击匈奴三千里勒石记功的窦宪这些精神强悍而积极进取的这些人构成的。我们要有活着的顽强信念,又不局限于活着,要做成一些事,让世界因为我而有所改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才算是我们要学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