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这件事情,已经持续一年多了,写着写着总会有一些新的体会,而且因为有写的压力,所以平常会下意识的关注写作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又促进了很多的思考。
本文是最近两天关于写作的一点思考,因为怕回头忘记了,所以赶紧记录下来,主要是关于如何写出好文章,总结了三个要点。
一是要心中有料。
就是说在我们想要写些东西的时候,要有足够厚实的储备可以提供素材。比如,当我们想要论证某个观点的时候,我们能够马上找到适合的事例;当我们想要描述某种感受的时候,我们能够马上想到恰当的词汇。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单位搞世界杯征文,有位文笔很好的同事写了一篇介绍俄罗斯的文章,他在开头是这么写的:
本届世界杯今晚将在俄罗斯开赛。说起俄罗斯,苏联的主要继承者,又名达瓦里希·北极熊,西接乌克兰大草原,北抵北冰洋,东望阿拉斯加,南临黑海,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提到这里,人们想到的是悠扬的喀秋莎火箭炮、是暴烈的伏特加,是普希金的诗,是托尔斯泰的词,是门捷列夫试管里的元素,是柴可夫斯基钢琴下的乐章。他们底蕴丰厚,艺术殿堂群星璀璨;他们睚眦必报,滚滚铁流反推德三。
我觉得这段话写得非常精彩,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出来的,至少需要对俄罗斯要有一定的了解,要知道喀秋莎、伏特加、普希金、托尔斯泰、门捷列夫、柴可夫斯基等,只有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我们才有可能将其付之笔墨。
这就是我想说的心中有料。当我们需要写一篇关于介绍俄罗斯的文章时,动笔之前,通过过往的积累,我们已经熟知俄罗斯,心中已有大量的素材等待挑选。
二是要有系统化思维。
在写作的初期,我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写着写着就无话可写了,一篇千字的文章对于我来说都是压力,那时很羡慕别人可以轻轻松松的写出长文。
后来,在写着写着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写长文的方法,那就是运用系统化思维,通俗一点说,就是写文章前先搭建一个整体框架,框架搭好以后再往每部分填内容。
假设一篇文章由五部分组成,我们只要在每部分写200字,那么一篇1000字的文章就出来了,而200字也就是两条微博长度,我们轻轻松松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写好。
比如说,最常见的思维模型“5W2H”,假设我们要写一篇介绍007的文章,那么运用这个模型,这篇文章可以由这么几个部分组成:
- WHAT:007是什么,做什么?
- WHO:007er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 WHY:为什么要加入007?
- WHEN :什么时候加入007?
- WHERE:在哪里加入007?
- HOW GOOD:007有多好?
- HOW:如何加入007?
在搭建好这个框架以后,可以预见我们最终写出来的文章至少从结构上应该是比较完整的。
那么,做好以上两点,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写出一篇还过去的文章了,但如果我们想要把文章写得更好一些,就需要在第三点上加强了。
三是要有写作技巧。
文章的写作技巧,有非常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文章就有不同的技巧,比如公文和小说,写作技巧就会完全不同。而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法,比如一个故事可以采用正叙,也可以采用倒叙,可以采用第一人称,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这都是不同的写作技巧。
关于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学习资料,我们也可以从很多大师的文章中去学习和模仿。这里分享两段最近看到的文字,个人觉得能够很好体现写作技巧。
第一段来自于公众号“馒头说”介绍“辛普森案”的一篇文章。
“1995年10月3日,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0点。关于辛普森的“世纪大案”终于到了宣判的那一刻。那一刻,整个美国的时钟似乎停摆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停止了开会,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克停止了演讲,机场里登机催促广播响起,但收看电视的乘客无人登机,银行里出纳员停止点钞,顾客都围聚在电视屏幕前,连华尔街的股票交易都陷入了停滞——据CNN统计,当时全美有1亿4千万人在收看或收听辛普森案的结果。”
这段文面字给我们呈现出了极强的画感,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仿佛有电影镜头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另一段是和菜头在推荐电影《寻梦环游记》时写的一段文字。
我在这里不单是推荐你去看,而且是敦促你、呼唤你、鼓励你去电影院看一次。这并非是出于我对你的责任或者义务,而仅只是因为一种最朴实的心态:当我看到了某种瑰丽壮观的风景,当我获得某种强烈的情感冲击,我会希望你也能同样感受。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能够感受这一切,这会让我产生负罪感,觉得自己太过自私自利,想要把某种珍贵的东西私藏起来。
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像和菜头一样,做到在推荐一部电影的时候,不用谈论任何电影情节,然后又能准确的将自己看完电影以后受到的极大震撼用文字描写出来。
这就是写作技巧的作用。写作技巧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有画面感,可以将我们的感受表达更加准确,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最近关于写作的一点随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