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2019–2020寒假期间的小故事。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时我们可以放鞭炮、收压岁钱,可以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吃美味的大餐。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a5f8b4950d5a3713.jpg)
春节假期结束了,爸爸妈妈都上班了。但是,我还没有开学。所以,我在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家里玩。
因为超市都关闭了。外婆和我把所有的零食都清点了一遍。然后,我们做了食物分配表格。
在表格里填上了每天可以吃的零食的数量。每天取出表格上面规定的数量之后,就打上小勾勾。外婆说,这样就可以保证我每天都有零食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ca62ff860d9325e4.jpg)
每天起床后,我就高高兴兴地按预定数量把零食拿出来,然后,在食物计划表上打上小勾勾。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d7ef5d1ea7376c57.jpg)
当我拿到零食的时候,像拿到宝贝一样。因为只能按数量吃,所以,零食变得格外好吃,格外珍贵。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35a9e781d9056850.jpg)
这是春节期间,外婆给我准备的各种水果。都被我们添进了零食分配表里,每天只能按规定数量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5986581463f917bf.jpg)
外婆说这种方法叫“延迟满足”。外婆说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不容易在压力面前崩溃。
外婆说这是斯坦福大学的“米舍尔”和同事在1988年发表的实验论文里面讲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cc58aac38f2775c8.jpg)
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在斯坦福大学的米舍尔设计了“棉花糖实验”。
在这项实验中,工作人员把一名四五岁的小朋友带入一个房间,桌子上放着一块棉花糖。
然后,工作人员告诉孩子他要出去一会儿。
如果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离开期间不吃棉花糖,就会获得两块棉花糖的奖励。如果小朋友吃掉了棉花糖,则没有奖励。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f323c1172047ea17.jpg)
参加实验的653名小朋友,只有1/3能在工作人员离开的15分钟内坚持不吃棉花糖;
另外一部分小朋友,在工作人员一离开就忍不住吃掉了糖,大部分小朋友只能等30秒钟。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米舍尔再次追踪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以观察他们成为青少年后是否有差别。
他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个显著的关联:孩子在4岁时坚持等待的时间越久,长大后,在评估中得分就越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2c02dd126fb0605f.jpg)
其他能力测试中,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的关注力和推理能力也更好。
听了这个故事,我对外婆说:“我可以坚持按计划表上面分配的零食数量吃零食,我一定能管住自己。”
“宝宝棒棒哒!”外婆伸出大拇指为我点赞。
我也感觉自己很棒。
如果我参加“米舍尔”的实验,我是不会提前吃棉花糖的,因为等待15分钟后,我会被奖励另一块棉花糖,我一定会等待的,为什么不呢?
我要做有耐力的“延迟满足”的孩子,不要做经不住风霜雨雪的“草莓族”。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63636515ca63c6a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90457/0a13272943ef1d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