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做读书会的关系,我有机会跟一些空间主理人打交道,有的主理人,原本有自己的主业,想拓展新的领域;有的主理人原本就是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擅长音乐,雕塑,或者手绘等,他们想用一个空间做自己这个领域的圈层;还有的主理人虽然不是做艺术这一行,但他们喜欢跟这一行业的人打交道,于是做了这么个艺术空间,算是搭起一个平台,再往里面一点点地添东西。
虽然目前经济不太景气,但大家做出来的效果还是有差别,原本有自己主业,想拓展新领域的,只要主业不丢,投入不大,新领域是拿来试错的,因为有主业的造血能力,做得好或不好就当是尝试,试错成本可控,就算最后回归了主业,也多少攒了些资源或经验,不算亏。
艺术领域从业者这类,其实原本就有自己的圈层,甚至在这个圈层很有威信,三五好友一起喝茶小聚原本就是他的生活常态。做个咖啡吧/书吧,或做个艺术小院、做个私房菜馆加艺术空间就顺理成章,在哪儿消费还不是消费,更何况这种半公开式的会所还很有私密性。这种空间的打理一般会外请自己信得过的管理人才,自己照例当好陪客,你的圈层习惯了在你的空间享受服务,既能消化成本,随着圈层基数的加大,还有盈余。
原本不属于艺术从业者,自己搭建平台这种,情况就有点复杂。我见过有的收藏家,经常在自己餐厅或会所腾出一块空间做雅集,由于他收藏了不少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们也买账,这样的艺术空间来的不是艺术家就是收藏家、策展人,或收藏爱好者,一方面餐饮消费可维持成本,二方面还有些作品的交易,空间基本能维持良性运转。
有的空间特别有中式风,布置很别致,老板擅长花艺等手工,既有阳光小院,又有安静的茶室,或精致素食,或海外淘的小物件,这种沉浸式的场景能吸引不少向往慢生活的文艺青年,同时这里也是读书会、古琴班、国画班等等小班制教学的最佳场所,拥有共同爱好的人将在这里遇到知音。
如果不算资深收藏家,又不是专业策展人,空间里没有稳定的消费会员,经营起来就会比较艰难,跟艺术家们的合作也难以持久,艺术家过来是捧场,来一次算一次,如果没有作品成交或更大的曝光,下次的合作便也遥遥无期了,说到底只有价值对等才有长期合作的可能。
总之,打造一个艺术空间不明觉厉,似与金钱无关,背后的支撑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生意,尤其是私人艺术空间,可没有政府补贴这一说,如果没到不差钱的地步,也实在没什么好端着的。搞清客户是谁,客户从哪儿来,客户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从哪儿获得这些,是做一个空间主理人最该思考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