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当中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警醒了很多人,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亲爱的,外面只有你自己,没有别人。”。其实,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他人就是一面镜子,你可以通过身边任何一个人,看见你自己。一个人对待他人,最好的态度就是尊重和欣赏,因为你只有足够尊重和欣赏自己的时候,才能做到尊重和欣赏他人,你了解自己有多深,才能够了解他人有多深。
我们单位有一个很多人公认的眼高于顶的小人,从来只有领导和他认为有用的人才能进入他的法眼,只要是领导,即使是工作、生活上没有什么交集,他也是一脸谄媚、卑躬屈膝;而对于普通同事,面对面碰上,你不说话他从来不主动张嘴,令大家颇有微词。其实这个人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而已,也并没有妨碍到其他人的利益。大多数人对他的嫌弃甚至鄙夷照见了自己的什么呢?——自己内心面对权威的不适和恐惧,对这个人在领导面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的羡慕甚至嫉妒,感到不被尊重以及由此引发的自卑等等
生活当中,总是有人,或者某人的某些表现让我们觉得不入眼,“这个人,有什么可傲的,一天这么端着,装什么装,你不言声,我还不想搭理你呢!”,其实对方心里看你,一样一样的;有的人你觉得他平易近人,朴实无华,见到就想与之亲近,对方看你仿佛也是看到了知音。还有的人,你觉得他虚与委蛇,做人浮夸,其实对方也是这样看你。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从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别人,其实看到的是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他人身上的不足之处,其实也是自己需要提高的能力。你对别人的评价,是你自己心里的信念,跟别人并没有关系;同样,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不过是他自己的以为,跟你也没有关系。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当我们对另一个人评头论足的时候,其实展露的是自己的内心。到这里,你不妨将自己代入类似的生活场景之中,好好的觉察觉察,看看是也不是。所以俗话说“谁人人前不被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所以我们的传统教化是“谨言慎行,少闲言碎语”。我们表达的自以为是眼睛看到的,是公正客观的评价,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我们经常对他人的缺点洞察入微,对他人的长处视而不见,并且经常那自己的长处跟他人的不足比。
人生在世,做好自己已经不易,他人的功课留给他们自己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59213/8a1375d2fe20e7e2.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