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值得二刷的心理学演讲——《开讲啦》魏镜

值得二刷的心理学演讲——《开讲啦》魏镜

作者: 李西兰积极心理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05:03 被阅读0次

今天来总结分享一下前几天看的来自北京协和心理医学科主任的演讲。我觉得可以对一些已经从事或者将来想从事和心理健康有关工作的人们进行一些启发。


什么是心理疾病?

        近几年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谈论已经比在闭塞了。但是科学、专业的普及还不是很多。 

       常见的一些对心理疾病的误解包括和电视电影里演的“神经病”联系起来,因此不愿意接受治疗。同时,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告诉我们,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没什么大不了的,要坚强。“于是这样的声音阻碍了我们探寻自己内心以及治疗的机会。

       所以首先介绍心理疾病的基本属性包括:

        🔎变化性:和平常的开心不开心不一样,是一种反常态的表现。(后面会介绍如何鉴别常态和病态的区别)

        🔎无选择性:预测心理疾病的最主要因素是基因,和什么人、什么性格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可复性:心理疾病是可以通过治疗恢复的,同时治疗的目标就是回到病前的状态。

        🔎医学性:我们经常说的“心理疾病”其实跟我们的心没有什么关系,而是跟我们的大脑有关。例如,当我们情绪脑的杏仁核非常活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受到恐惧。

        🔎可知性: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不同的是无法通过仪器扫描出来,但是可以通过询问情绪感受和心境来判断。例如,PHQ-9抑郁评价量表。然而无论是专业的评价量表还是网络上盛传的民间调查问卷都只能起到“筛查”和“评估”的作用,诊断还需要跟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

图片来源:hbr.org

结合视频里的现场提问以及魏医生的回答,我总结了几个大家常有的关于心理疾病的Q&A:

    Q:如何辨别是否需要看医生?

    A:当我们觉得情绪一些负面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时候酒还达不到疾病的程度。这里的“可理解”的意思是知道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以及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Q:没有朋友是不是证明自己有社交上的心理疾病?

    A:社交无论是同性之间的还是异性之间的很多时候是一种选择。当这一种选择是我们发自内心做的时候,就是可以被理解的,因此我们也要学会接受这样选择背后带来的偶尔的孤独感。但是如果我们渴望与一些人建立连接,但是又不愿意与人主动的交往,这样会产生一种心理冲突。这个时候心理医生会通过行为疗法,让我们的行为和愿望相吻合。因此,还是要了解我们内心的深层需要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源:stressguide101.blogspot.com

    Q:减肥会带来抑郁吗?

    A:许多减肥药又中枢介导的作用,不光控制了我们那些发散“食欲”信号的神经,同时也会控制那些让我们“兴奋”和“开心”的神经。因此还是要科学减肥!

    Q:如何应对同伴压力?

    A:首先我们要了解压力不是别人给予的,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只有我们最清楚的知道我的需求可以在什么程度,被怎样的满足。一些介绍压力以及应对压力的内容也可以查看今天,你拖延了吗?

    Q:身边的人有负面情绪或者抑郁怎么办?

    A:当身边的人愿意向你袒露内心脆弱的一面的时候其实是很难得的,但是不正当的关心或者冷落会带来种种负面结果。在没有确诊对方是不是患有抑郁症的时候,倾听是非常好的方法。不光可以安抚对方,同时也不让自己陷入他的情绪。如果觉得对方的状态已经到了需要接受治疗或者已经确诊抑郁的时候,魏医生也给了非常好的建议。在对方显露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不要用“别这样,想开点”的声音劝导他,开导他。这样的话会加剧对方负面的情绪体验。我们要做的是要真诚的面对和倾听。然而当对方没有显露,处于“常态”的时候也不要刻意关心他,把他当作别人一样正常对待。用魏医生的话就是”该呵斥他呵斥他,该爱他爱他!“

    Q:抑郁症会复发吗?

    A:抑郁症是单病程,也就是说好了就是好了。但是和感冒一样,也会有复发的可能性。然而复发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知道自己的症状,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的治疗。

图片来源:health.harvard.edu

   Q:学了心理学后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想多?

   A:魏医生说在做诊断的时候,所有的感知系统就像开了开关一样异常灵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关闭的。所以要知道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哪用,每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打开开关的时候有一个警觉,及时踩刹车。

   Q:从事心理咨询就是接受别人的心理垃圾?

   A:在魏医生开来,患者的忠诚和信任是宝藏。很多从事心理工作的人都说,这是一份有温度的工作。的确,能够进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但是也要时常分清楚哪些是你,哪些是别人。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心理医生都要接受督导。

图片来源:medicalnewstoday.com

        最后魏医生给了一个应对负面情绪的角度:负面情绪背后是由内涵的,因此要珍惜这些负面情绪。因为它们包含了现实生活中需要处理的问题,是给我们的提示和提醒。

相关文章

  • 值得二刷的心理学演讲——《开讲啦》魏镜

    今天来总结分享一下前几天看的来自北京协和心理医学科主任的演讲。我觉得可以对一些已经从事或者将来想从事和心理健康有关...

  • 开讲啦(二)

  • 创作,本土文化是根

    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他在《开讲啦》的演讲中讲到了自己的经历,通俗讲解了一些建筑作品的设计理念,...

  • 建筑最高的层次是文化

    看了《开讲啦》何镜堂老先生的演讲,真的太佩服他了,80多岁了依然精神抖擞而且童心未泯,最有印象的是他说起当研究生的...

  • 开讲啦!开讲啦!

  • 开讲啦--汪涵(一)

    最近在看《开讲啦》,越来越喜欢小撒啦,今天看了汪涵老师的演讲,超级喜欢,把演讲稿分享给大家哦 (-^〇^-) 大...

  • 颜宁,教我们如何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

    文/灵懂 1 最近清华大学年轻的博导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刷爆了微博朋友圈。如果你问颜宁是谁?那你就out了。 这...

  • 做点“无用”之事,做个有趣的人

    滕华涛导演在《开讲啦》节目中有一期演讲,主题是“停下来,做些无用之事”。《开讲啦》我看了很多期,而腾导的这一期是让...

  • 艰难辛苦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放弃?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无意看到了六小龄童老师在《开讲啦》里的演讲,其中他说的很多话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作为电视荧屏上的第...

  • 随笔

    刚刚在百度APP上,刷到周杰伦在北大的一期“开讲啦”的演讲视频。 一向不太追星的我,之前对周杰伦没有太多的了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值得二刷的心理学演讲——《开讲啦》魏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mq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