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名叫《少年的你》的电影现正热映。在影片中,胡小蝶、陈念等遭受校园暴力的“花季少年”实在是令人心疼,催人泪下的情节再次唤起公众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6087/2adb71fd45c21bba.jpg)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最高检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然而小编认为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不少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并把秘密藏在冰山地下。
校园欺凌不仅仅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是在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校园欺凌”。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欺凌是指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1. 欺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指长期且多次发生的事件。通常被欺负的学生,会重复发生,并不只有一次。
2. 欺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暴力欺负(肉体上、敲诈勒索)、言语欺负(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欺负(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欺负(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6087/ac52d2ecbc716f34.jpg)
二、欺凌的特点?
1. 男孩与女孩都有欺凌行为,男孩多于女孩。
2. 男孩大多只会被男孩欺凌。女孩会被男孩及女孩欺凌。
3. 言语欺凌是最常见的欺凌方式。
4. 男孩比较会使用暴力欺凌,女孩则是以散播谣言、社交欺凌为主。
5. 被欺凌的时间长了,会有心理障碍,甚至会自杀、杀人。
三、为什么孩子会成为欺凌者?
1. 家庭因素。父母对孩子冷漠、指责、体罚,孩子有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加。
2. 教师管理方式。关怀和监督并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欺凌事件的发生率,排斥、放任甚至体罚与欺凌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四、孩子为什么会被欺负?
1. 性格内向、胆小。内向的人交往能力比较弱,加上性格怯懦,越隐忍越是激起对方的欺凌行为。
2. 喜欢表现自己,不懂得尊重别人,性格张扬。通常不会在乎他人的感受,一味地表现自己而惹人讨厌,心胸狭隘的同学会感到不爽而采取欺负行为。
3. 有身体障碍,容易遭到缺乏同情心的孩子的欺负。
五、受欺凌的后果?
1. 造成身体伤害、心理问题、行为问题
2. 影响学习(大脑最关心的是安全而不是学习)
3. 影响交往能力的发展
六、如何识别孩子是否可能遭遇到欺凌?
很多孩子都不会跟父母说他们被人欺负了,因为这样会让他们觉得尴尬甚至羞耻。特别是内向孩子,他们经常会因为被欺负了而责备自己。拉您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形,请充分考虑孩子是否遭受欺凌:
1、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
2、频繁丟失一些个人物品,如首饰、文具、玩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品总是有破损。
3、如厠习惯改变。
4、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而且突然变得孤僻、怕生、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
5、自伤、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
6、不愿意上学,或者经常无故逃学、装病请假。
7、频繁的失眠、噩梦、尿床。
七、从家长层面出发如何避免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这里,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1.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2.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3.切忌打骂孩子。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俱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
4.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齡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
6.定期与老师、其他孩子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
7.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平时可以结合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亊能够从容应对。
8.加强法治教育。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9.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査,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亊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6087/64227a2a64a34fb3.jpg)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亊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
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与配合,我们愿与你一道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的校园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最后,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有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观点的碰撞,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的机会。让孩子学着寻找办法解决冲突,而不是躲避它,这会时孩子发展成为有能力且自信的成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