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猫评 公众号
相信不少家长看到许多关于与孩子做朋友的文章,了解到这种教育方法的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疑惑重重:和孩子做朋友的限度是什么?在此期间如何转换家长与朋友的身份?这将是本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猫叔要更正一点的是:与孩子做朋友不是方法,而是一种心态。
家长和孩子做朋友,是用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也是头一次做父母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进步,一起督促。
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后,起跑线后面不止是孩子还有家长。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你在督促孩子,孩子也在不停向你反馈,有些家长肯定听过这些话:“你家儿子说的话简直跟你一模一样”“有其父必有其子啊”等,教育对于父母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审视呢?
但缺乏了一种“朋友”的心态,就感受不到孩子给到的反馈。
心态的本质是尊重
家长在一定时间段内所担任的角色是一个能让孩子信任且欣赏的朋友,朋友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此时的孩子不再是弱小、依赖性强、知识不足的个体。在辨别是非能力这个领域我比较擅长,你就听我的;在想象力这个方面你比较熟悉,那就听你的。这也是与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重要的一环。
孩子再小也是人,请像尊重一个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作为家长作为成年人,总是饱含一腔爱意和责任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不是事事替孩子做主的理由。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潜力和学习力,要知道在以后他们更是强大于自己的存在。
尊重孩子才能陪伴他们思考
叔本华曾经在《思想随笔》里这样说过:“只有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看一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他的眼神就能看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们的眼神充满从容和淡定。”
作为家长,生活、为人处世方面确实比孩子有经验很多,但教育不是复刻。孩子一旦养成了依赖家长的习惯后,便不知道什么是思考,更不会去主动想办法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待着家长给自己出主意、给出答案。
多和孩子一起交流思考,这个时候不是大人与小孩的交流,而是大朋友与小朋友的交流。由单向输出变为温馨互动,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习惯。
在面对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时候,不妨反问一句“你认为呢?”
好的关系胜于教育
与孩子做朋友的背后旨在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这样才会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才能了解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需求,才能更正确地引导孩子。
猫评教育致力于儿童教育,以文字加漫画形式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知识、生活常识、优质教育机构测评。也欢迎各位宝爸宝妈加入【猫评-郑州同城教育群】与百名同城宝爸宝妈在线交流(还有不定期红包、活动福利),添加猫叔微信进群吧~
往期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