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椅技术是指完形疗法治疗技术。目的是促使患者对人格中的支离破碎部分或经验的两个极端进行意识的整合。通常是由患者扮演人格中两个对立的角色,让他们在这两个角色之间进行对话。具体做法是,将两把空椅面对面地放着,一把代表患者人格中的优胜者角色,另一把则代表其人格中的劣败者角色。患者坐在代表优胜者角色的椅子上时,就对着代表失败者的空椅子说话,随后患者转移到代表失败者的椅子上,并对刚才的胜利者所说的话做出回答。在对话中,治疗者可以在旁边观察,或在患者交换角色时作一下指导,如建议患者说些什么话,让患者注意其已说了些什么话,是怎么说的,并要求患者重复或夸大其言语和行为。该方法能让患者体验到自己和对方的情境,而且将自己受到精神创伤的愤懑心情全部投到空椅子上,从而使病得以治愈。
理论
空椅技术主要以完形学派的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完形心理疗法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皮尔斯首创。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躯体状况的觉察,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所谓“ 完形”,德文原意强调将事物当作完整的整体看待。一个个体的完形,包括了他整个人、他的背景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形代表“有意义的整体”:人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和人的内部身、心、灵的统整。这一学派的治疗者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个体往往能敏锐地察觉自己的躯体感觉、情绪和需要,从而妥当地组织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功能得到正常运转。相反,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不但不能敏锐察觉自己的躯体感觉、情绪和需要,而且会压抑它们。他们往往将那些不希望看到的心理活动压抑到潜意识中去。长期的压抑不仅使这些感觉、情绪和需要得不到正常的表达和满足,使人变得麻木和僵化,更会引起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症状。因此,完形治疗的目标是协助来访者由环境支持转为自我支持,统整被否认的自我,提高自身觉察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形式
倾述宣泄式
这种形式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来访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张椅子上。来访者把自己对内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
1 恋人、亲人或者朋友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或者去世,来访者因为他们的离去感到特别悲伤、痛苦,甚至悲痛欲绝,却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排遣。
2、空椅子所代表的人曾经伤害、误解或者责怪过来访者,来访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直接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郁结于心的情感,此时可以通过对空椅子的指责,甚至漫骂,从而使来访者获得内心的平衡。
3、椅子代表的人是来访者非常亲密或者值得来访者信赖的人,来访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或者不便直接向其倾述。
自我对话式
就是自我存在冲突的两个部分展开对话,假如来访者内心有很大的冲突,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时,放两张空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在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依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整合。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由于种种原因,来访者认为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引起了不好或者严重的后果时,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负罪感和自责心理。此时,利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从而降低内疚感。
2、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很难下定决心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何去何从时,来访者会因此逃避现实,甚至通过烟酒或者其它方式来麻醉自己。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他人对话式
它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操作时可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到一张椅子上面时,就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时,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从而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它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 来访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或者无法去体谅、理解或者宽容别人,因此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自己却找不到原因。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自己和他人之间展开对话,让来访者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领悟,找到人际交往困难的原因。
2 来访者存在社交恐惧,不敢或者害怕和他人交往。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模拟人际交往的场景,让来访者在这种类似真实的情境当中减轻恐惧和焦虑,学会或者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使用范围
空椅技术的功能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更敏锐的察觉力、体验内在的冲突、解决不一致性和两极化的问题、表达情绪、解决未完成事件。因此,空椅疗法一般适用于舒解情绪、处理内在冲突、调节人际关系等 。当不良情绪积累严重又缺乏倾听者时,可以用空椅来充当倾听者,帮助当事人把心中郁积的不快倾诉出来。当事人在抉择取舍、出现内在冲突时,空椅可以成为当事人内心冲突的两极来帮助当事人澄清自己的意图,觉察真实需要。当事人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发生问题时,空椅可以替代对方和当事人进行交流,帮助当事人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和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