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巷子里又有两位老人去世,前后两天出殡。都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也算得上是喜丧,可自己心里却莫名的难受,因为我知道巷子里他们这一代老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我站在门槛边,问母亲:“巷子里高龄的老人都还有谁?”母亲在案板上揉着面,帮我想着,母亲说一个名字,我记一个,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也就十个出头了。我跟母亲说,这些老人都是巷子里的宝了,希望他们都能够长寿。
我们这些在外的孩子们回到巷子里能看到他们,会有一种亲切感和对巷子的归属感,因为他们看着我们长大,他们承载着我们对巷子的情感和记忆。倘若他们都离去了,我们对巷子的情感也多少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消减。
巷子一直在变,路在变,屋子在变,人也在变。我希望巷子变得越来越好,我也希望巷子变得慢一些。巷子里物的变化,多少会有点留恋,但至少不会去伤感。但人的变化 ,尤其是一代人的慢慢逝去,让我心里觉得痛和不舍。
他们的离去,我们对巷子变得陌生,巷子也对我们变得陌生。生命代代无穷已,巷子里很多小孩,嫁入的媳妇对我们这些常年在外面工作生活的人是陌生的,他们不认识我们,我们亦不认识他们,我们或许都只是听过彼此的身份而已,就如我是某某家姑娘,她是某某家媳妇。
所以在我的情感世界里,我的巷子里只有那些我熟悉的人,不管在世的还是已经离世的人。
2009年,我曾在QQ空间里写了一篇文章:一份逝去的名单,这份名单上记录的都是巷子里去世的老人的名字,老人的名字我知道的寥寥无几,所以我的记录方式就是某某奶奶或者某某爷爷。当时自己想凭借对这些老人的记忆和印象给他们都写一篇文章做纪念,但是只写了两个人,就给搁浅了,现在想想真的是很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