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承诺要日更100天,一天码1000字,我比以前更加留意记录自己的想法。脑袋里一有想法闪过,会随手记在手机别忘录里,有时候也会记在本子上。
以前也有记录的习惯,但有两个问题:
1、只记录不及时整理。去年换手机的时候发现旧手机里有一千多条备忘录。仅仅停留在随手记的动作上,之后并没有及时整理,最后越积压越多,等很久之后再想整理,很多事情已经无法回忆。
2、只记录关键词句不记录相关项。为方便省事,我每次都记录只记一个标题或一句当时闪过的想法,对于当时的场景和细节以及延展的很多开脑洞的思考,几乎都没有记录。
这样的结果是虽然当时当下记录了,但真正能整理输出成文的却很少,很多已经遗忘的idea只能一条条手动删除。
昨天下午去了趟超市,在挑选东西时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idea,当时就想,一会结完帐赶紧把这个想法记下来。
等付完钱还完手推车掏出手机,刚才想的什么来着?已经不能完整回忆这个想法的具体内容了,好一阵失落。
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愈发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我觉得脑袋里即时闪现的东西,就是老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人家把礼物都放到你眼跟前了,你还假装看不见,你还没准备好装礼物的筐。
我想更好的接收老天赐予的礼物,所以关于「记录想法」,今天来做一个反思:
第一,关于何时记录。
当前困扰:有时候产生想法的时候,碰巧手头刚好有事,在吃饭,在刷牙,在开会,或单纯的想要推迟打开手机,等再去记的时候,发现“刚才想的啥来着?“,那一瞬间的想法模糊了,忘记了。怎么办?
尝试方案:尽可能当时就行动。走路的时候就语音记录,开会或吃饭的时候就打字记录,刷牙的时候,我可以买一支在镜子上写字的笔。
第二,关于如何记录。
当前困扰:只记录关键词,像写古文一样,多一个字都懒得记,却天真的以为自己具备按词索引造句写文的能力。
尝试方案(手机备忘录):
1、一个idea一个单独文档,标题依旧记录关键词,增加相关思考内容。比如当时的想法、结论、引发场景等。我在什么样的环境和状态下,因为什么触发了这样一个idea,这个idea带来的感受和思考是什么,以后可以用在什么地方等等。背景信息越多,越有助于后期整理补充。
2、慢慢习惯用语音转文字记录。我试过,脑袋里的想法直接吧啦吧啦对着手机说出来,是连贯的,清晰的。但是如果打字,你要想着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表达,这个转换过程想法很容易中断或卡住。
3、记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 可以用纸和笔,也可以用手机的 App。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文字,照片,图片,视频等等。
第三,关于整理和输出。
当前困扰:没有及时整理。很多时候是因为懒,还有对自己记忆力的过度信任,相信即便过去一个月,这些想法我也不会遗忘。
尝试方案:
1、早上整理。仔细想了一下是晚上整理还是早晨整理,哪个时间段我能静下心来思考,决定把这个习惯养成放在早上,因为码字也是想在早上养成的习惯。
2、和码字的习惯合并。我可以把整理idea和码字整合到一个时间段里,两件事变做一件事,一来每天都会码字,二来整理idea本身就可以为码字提供素材。
方案到底合不合适,等我尝试一段时间后再来反馈。
今天就写到这,周一咯,各位加油!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