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生命之书》八月二十一日“立即的行动”。
正如作者所说,“假设你正在跟你的妻子小孩、天空、云朵或眼前的事物互动,那一刻只要念头一生起,你和他们立刻失去了联结,念头便是从记忆中跳出来的,而记忆就是一种意象,如果透过记忆来看眼前的人生物,一定会有隔阂,…”
我也体会到,当我一思考,我就脱离了当下时刻,而进入到思想中,去到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想象,而失去与当时当刻身边人的联接。这也是为什么我感觉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困挠,孩子处在当下,需要我即时的回应,而我在头脑中,常常慢半拍才和她互动,甚至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我曾读过一些书籍和文章,智者一再提醒不要认同头脑,要处在当下,这样才能与万事万物合一。头脑大部分是关于追寻,对过去的后悔,对当下的不接受,对未来的期待。
假设你正在跟你的妻子小孩、天空、云朵或眼前的事物互动,那一刻只要念头一生起,你和他们立刻失去了联结,念头便是从记忆中跳出来的、而记忆就是一种意象,如果透过记忆来看眼前的人生物,一定会有隔阂,你必须深刻地体认到这一点。
当观者与被观之物产生隔阂时,观者就会渴望拥有更多的经验,要多的觉受,于是就会无止境地追寻。你必须深刻地体认到,只要有一个在追求经验、在检查、在衡量、在批判的观者,就不可能和眼前的事实产生立即的联结。
当你的肉体产生痛苦时,观者和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是没有差别的,存在的只有痛苦这个东西,因为没有观者的存在,所以立即的行动就出现了。换句话说,不是先有概念才有行动,而是立即产生行动,观者与痛苦立刻有了联结。只要这一点没有被充分体认或探索清楚,亦即观者与被观之物仍然有隔阂,那么内心的冲突就会持续地生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