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喜欢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结晶的?举个手!

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喜欢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结晶的?举个手!

作者: 医聊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01:26 被阅读0次

中医必读经典总结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 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复杂做事,简单做人!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相关文章

  • 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喜欢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结晶的?举个手!

    中医必读经典总结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

  • 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偏爱纸质书的?

    没有书的屋子 就像没有灵魂的身体 所以 我们偏爱纸质书 拿起一本书 翻翻内容 掂掂重量 让指尖划过纸张 我们体验的...

  • 《寒风吹彻》里面喜欢而又熟悉的句子

    因为越看越喜欢。所以都抄下来了,如下: 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

  • 累吗?快哄哄自己。

    周五的傍晚,有多少人是在约会聚会欢歌笑语觥筹交错的。 有,肯定有。 当然,还有很多,像你,像我,像我们一样, 空荡...

  • 经典灵异事件 |“封门村”中国第一鬼村

    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喜欢恐怖电影? 来举个手! 小MO我也爱。 毕竟,生活平淡,有时需要刺激一下。 有哪些是被你错...

  • 2021-08-15

    我们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五千年智慧结晶,很多都是经验科学、传承的手艺;德国人很喜欢问为什么,把实际应用理论化,然后...

  • 没钱的,举个手👋

  • 《無》

    在时间的洪流里 淹没了多少人 还有谁 在那里挣扎着 还有谁 等着进入 还有谁 像我一样 把泪水混入洪流 有多久 才...

  • 过期的告白

    爱情哇,多少人寻寻觅觅,多少人飞蛾扑火,多少人又像我一样深深埋藏在心里,不言不语,多少人像我一样,让一次一次的相...

  • 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多少人

    一首毛不易的消愁,据说唱哭了很多整日自我标榜过得不错的年轻人。 但,毛不易的一首像我这样的人,真的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喜欢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结晶的?举个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zx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