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人类总是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从来无法经历抽象的事物,而需要从人类的角度体验。即便我们最初的体验也受控于人类的观点。我们只能通过自身归因的意义来体验现实——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经过解读的事物。而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对世界和事物的解读方式。
我们的心智模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心智模式的第一个作用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
同样看到兜兜在厨房地上洒水,我解读是“这孩子怎么这样,我在忙着做饭,他却跑来捣乱”进而我产生愤怒的情绪。而同样的场景,杨杰应该会这样解读“这孩子挺有意思,自己用洗手液创造小鱼宝宝,活灵活现的。因为妈妈只是应付地回应一下,他想换去更多注意力,所以故意跑到厨房,把水洒在地上,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进而会产生疼爱之心。
心智模式的第二作用,就是引发行动。
还是上面的例子,我会因为愤怒的情绪而批评兜兜,而杨杰则会因为疼爱而告诉兜兜,妈妈先做饭,等做完饭后让妈妈好好欣赏一下你的小鱼宝宝。厨房地上洒了水很危险,你能帮妈妈把它清理一下吗?
根据能否促进我们跟世界的积极互动,心智模式可以被分为两类: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和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式。这两种心智模式的出现和我们最初的安全感有关。一个人最初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尤其是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一个人如果和母亲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那么他就自然就会对世界感到好奇,会发展出探索世界的本能。他们不会把挫折当作“如果我做不好,母亲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有趣的挑战。进而在解决问题当中,孩子的能力会不断获得成长,胜任感就由此发展而来。慢慢地,孩子发现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够应付种种挑战,并因此对自己充满自信。这种胜任感会让他不断寻找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他的自主性会增强,安全感的来源也会从母亲转为自身。也就是说,孩子自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这种源于自身的安全感会激发他进一步去探索世界,发展新的技能,正向循环由此形成。这种循环是不断变化的,不停向外扩展的。
反之,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陷入防御性心智模式。他们不愿意探索世界,不愿意面对必要的难题。他行动的所有重心都在想方设法回避可能的伤害,甚至缩减自己的活动空间来获得安全感。为了让世界看上去可控一些,他会非常在意头脑已有的规则,以至于看不到现实发生的变化。他有时候会努力,但这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使的。这些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能否被他人赞扬和接纳,所以他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们感到万分焦虑。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由此陷入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防御性心智模式就此产生。这种循环是防御的,内向的。陷入这种循环的人会变得关注自我,总是想很多,却很少行动。他们的自我发展会受到限制。
读完成长性心智模式和防御性心智模式的分析,我特别赞同陈海贤的这种分类和分析。回顾身边,发现好多人拥有防御行心智模式,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自己。我有一个努力但是情绪不稳定,整天很悲观又焦虑的妈妈,又有一个挑剔固执的爸爸。我的记忆里的几个场景我一直印象深刻。第一个:我爸教我写字,但是我写不好。我把急了,握着我的手,生气的把田字格给划烂了。第二:我洗完头发,我妈给我梳头发。因为我头不是像她想的那么听话,因为累会动,她生气了,就把推到地上去了,正巧当时地上有个母鸡正在鸡窝里孵小鸡,我正好掉鸡窝上。结果我拎起鞋就往村东头的奶奶家跑。第三,我不记得什么原因,爸爸妈妈让我洗碗,因为他们干完一天农活的确很累。我去洗,但是因为当时年纪尚小,所以洗的很笨拙。爸爸就握这我手恶狠狠的教我。第四,有一天我上学前,忘记因为什么问题而生气了。我气哄哄走出家门,结果爸爸追出来,一脚踹到我的书包上,我立刻就跑。我记得我小时候总是挨说,挨打。这些都是10岁前的记忆。后来上高年级了,我不在挨打,但是我总会被爸爸妈妈抱怨爱生气,性格不好。记忆里,妈妈不爱笑,家里很少一家人一起吃饭,也很少来客人。妈妈总是不开心,而爸爸总是会在需要我帮他贴春联,钉个窗户塑料布时由于我弄的是不是让他很满意而骂我笨。我有个妹妹,她漂亮,性格温和,情商高,爸爸很喜欢她,会把她抱在怀里,或者亲亲她的脸蛋,而我的记忆里没有这样温馨画面。从上小学开始,我就很努力地学习,特别想争第一,我总是放学后立刻就写作业,从来没有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我的学习。爸爸妈妈也会因为我学习好而在和其他人说起时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有时无意间听到了,也感觉特自豪。貌似,好好学习,考第一,爸爸妈妈就会喜欢我。后来我开始把全部的放学后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之中,拼命学,考第一。但是,有时我会困,会不想学,偶尔也会考的不太好,我就自责,内疚,后悔。我不断地骂自己,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熬夜到很晚也不困,一直都积极向上,永远都考第一。所以,我就陷入现实的自我和愿望自我的冲突中,我消耗了大多数的精力。同时,我不享受学习,也不思考如何高效学习,就是拼命想保住第一的名次,我就开始了死记硬背题的方式,我要求自己每周末都花大量时间背试题,让自己考试中见到题直接能出答案。在初一初二很管用,因为老师考试出的题大部分都是平时练习过的原题。但是到初三开始,加了化学,考试的题目又变成综合题。我这招失灵了,进而我成绩直线下降,我开始认为自己笨,自己不好,也怕别人笑话我。我不断自我内耗,每天都不快乐。我就是典型的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来形成的防御性思维模式。我总是关注自己,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总是胡思乱想,也会行动,但都是为了缓解焦虑而行动,很少思考计划和目标。在高中之前我在意成绩,在大学我在意自己能否瘦下来和漂亮。毕业后我在意同事是否喜欢我,后来我在意自己是否有能力赚钱,让家人高看我一眼。到2020年,我33岁,回顾我的前半生,突然特别同情自己和心疼自己。防御型心智模式让我的生活充满焦虑,无趣,和愤怒。
而我的好友M的妈妈是一个很温柔的妈妈,M性格有些地方和我很像。我们都是急性子,我们都好强。但是M愿意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我俩就是因为小学四年级我刚转到她班,当时我初来咋到,心理压力特别大,作文老是被科代表退回来重写,结果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写而哭了。她看到了,就主动过来问我,然后帮我找思路。后来发现我们家离的很近。所以每天上学放学一起走,我们渐渐就成了好朋友。M总是很喜欢帮助别人,无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班长或团支书,人缘好,老师很喜欢她。她就是很喜欢研究的一个人,喜欢问问题,喜欢思考,喜欢探索。她就是典型的成长性心智模式。现在坐标北京,自己创业,参加混沌大学和各种课程,不断提高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背景很相似,但是因为不同的心智模式,我们这33年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可谓天差地别。
防御性型心智模式的三种典型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
1.僵固型思维模式.拥有的人拥有脆弱的高自尊。他们认为自我很重要。一帆风顺时,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时有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他想要证明自己。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当他们别夸聪明时,他们会努力维护自己的聪明的形象。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上来,不去思考怎么做事,而是努力去维护“我很强”的形象。为了回避挑战带来的焦虑,关注的焦点自然不会落在发展上。同时他们容易把批评当作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看到别人成功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自我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而自己没做到,说明自己不行。
2.应该思维。应该思维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已有规则时,表现出来出怨恨、愤怒、焦虑、或沮丧。应该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对他人的应该思维表现在我们总是对他人充满期待。比如我总是会对另一半充满期待,我过生日,你应该提前给我我最心爱的玉镯子,给我布置一个很漂亮的party,定一个美美的蛋糕,或者写一段充满情话的诗歌。但是现实是,他只会说生日快乐,然后拥抱我一下,说想要什么,自己挑,我买单。现实和愿望差距如此大,我会因为这个差距而失落,因为在我头脑中,既然爱我,那么就要像公主一样宠爱我,同时留意我的喜好,像偶像剧的男主角一样给我惊喜。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爱我,进而感到失落。有时也会再去想,他这么“敷衍”,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可爱,不够漂亮,不够温柔,不够情商高…总之,就是他认为我不够好,才不会给我我想要的。我又会想,我对你这么好,你还这么看我,挑剔我,凭什么?进而愤怒。进而表现出生闷气,不说话。进而找茬,争吵。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表现在我们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很厉害的人这样做,我就应该这样做,这样我也会很厉害。我从小就很羡慕那种很厉害的人,其实我现在看来当时我眼中很厉害人要么学习好,要么受男生喜欢。我会有意无意观察这些人,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剧中,然后模仿。认为自己进而就可以学习好有男人爱。我从来没有问过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的追求是什么?而是打破自己的自发和自主性,让一件原本自然自发的事情,变成一件被应该规则限制的事情,进而产生巨大的焦虑。就拿学习来说,其实我好奇心很强,也很喜欢研究,但是我认为爸妈和亲戚认为我应该学习好,我就应该考第一。进而为了考第一,就不思考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考试机器,不困,没有情绪波动,永远都爱考试,进而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背题和刷题上。总是幻想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上面自己就可以超过别人,一直都是第一名。但是因为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尊重自己,不照顾自己的身体,不关爱自己的情绪,身体虚胖,总是感冒。而情绪总是不稳定,像过山车一样,任何小事都可能让我发飙。家人都小心翼翼,朋友也是。我没有情感上的滋养,我特别渴望别人的关怀和理解,但是因为不断生气发飙,整天多愁善感,闷闷不乐。大家都“怕惹到我”进而“躲着我”。我进而得出我不值得爱,别人都喜欢这样的结论。所以,我更加努力考第一,证明自己,这样他们才会爱我。现在回首往事,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这样压迫自己,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真实感受,想想就好心疼自己。我想要的和做的背道而驰,自己都不尊重和关怀自己,却拼命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认可、尊重和爱,那怎么可能呢?
3.绝对化思维。主要体现在对挫折的绝对化,认为挫折是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思维。在某个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比如刚参加工作那会,总是手忙脚乱,很不适应,我就认为这份工作,一直都是这样的,它需要我反应灵活,随机应变,而我天生就反应慢,那我就一直手忙脚乱,进而感觉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感觉到很绝望。事实是,我做了大概一个月就适应了,因为做事非常谨慎,从没有出过错,而受忙脚乱也慢慢变成沉稳老练,宠辱不惊。但是,这种认为这种手忙脚乱的不适感是永久化的思维让我一度上班的心情和上坟一样沮丧。
普遍化思维,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我因为初恋男友主动提出和我分手,就认为自己不值得爱,认为所有男生都不会爱我。进而,即是遇到不爱的男生也委屈自己将就,只为得到一直不变的爱。而遇到爱的男生就患得患失,认为他有一天会不爱我。
人格化思维,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一件事情的发生,其实有很多因素。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化成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的愤怒和指责。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话是自己的错,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忧郁就常常因此而起。我对亲近的人,通常把事情绝对化成他们的错,比如对老公,就会认为我偶尔吵架都是他的错,因为他不表达爱,我感受不到他的爱才会总是很悲伤。而对其他人,我通常把事情绝对话成自己的错。比如学生英语考试没考好,心想这是我能力不行,他才考的这样差,进而怀疑自己而陷入焦虑。
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防御的东西。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同时这三者又很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三个通常是同时出现的,他们的核心特点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我因为小事却好成绩而得到了父母夸奖(他们说我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很用功)进而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努力维护自己用功的形象,从而回避挑。这就是僵固型思维。然后我会认为我就应该表现的用功,我应该用功就能取得好成绩,否则就没人会喜欢我。这就是应该思维。接下来,我会因为偶尔考试考的不好,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够用功,因为没办法整晚不睡觉,偶尔还会想看电视剧。我就在再逼自己花更多时间背题刷题,效果还是不理想,就认为用功也没用,和那些聪明的学生比起来,我根本就是他们的对手。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有防御型心智模式的人把人生看作一个有限游戏,把一时的挫折当作最终的结果,害怕错误和犯错,因而想方设法避免失败和犯错。进而根本不会去尝试新的事物,只想生活波澜不惊,自己一直都在舒适区就好。
开始读《了不起的我》,我就对书中的观点特别认同,就仿佛是对自己一种深度剖析。2020年是我打算进行自我重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大脑中的信念和思维方式,不断通过信念和思维方式的优化,改变进而完成自我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