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忆如尘:参加剑桥孙一帆(博士)工作坊感悟与转变

忆如尘:参加剑桥孙一帆(博士)工作坊感悟与转变

作者: 忆如尘xiao | 来源:发表于2017-06-21 15:36 被阅读1165次

    文/忆如尘

    2016年9月初,正值开学之季,各种事务接踵而来,弄得焦头烂额。然而,在十分忙碌、万分紧张的状况下,我报名参加了剑桥孙一帆(小野人帆帆)在上海开设的《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工作坊,为期三天。

    早在2016年6月,好朋友Blue曾私信给我,向我推荐了一帆的工作坊,地点分别设在广州和上海。那时,我刚怀孕,不宜大动干戈,尽管很想参加,不过还是婉言拒绝了。直到8月,看到很多小伙伴在朋友圈分享广州场的学习感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于是,厚着脸皮跟Blue说,我很想参加一帆在上海场的工作坊。感谢Blue不计前嫌,鼓励我遵从内心的声音。

    8月31日,工作坊招生进入倒计时最后一天,眼看机会转瞬即逝,我毅然决定为自己活一次。征询先生意见的时候,遭遇强烈反对,无论我怎么说,他都决绝不同意有孕在身的我,大老远跑去上海参加三天的工作坊。那天晚上,彻夜未眠。万般无奈之下,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众筹。既然先生不支持我,不如主动出击,看看有多少朋友愿意支持我的行动。当我发出真情流露的众筹文案,竟然获得不少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我把这个喜讯传达给先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的诚意撬动了先生的心门,终于如愿。

    就这样,我踏上了这趟学习探索之旅。前往上海的动车上,我不断对自己说:“亲爱的,全然敞开,全然接纳,放下期许和期待,以空杯心态积极参与学习,充分享受每一个当下,体验每一份感觉。”

    现场剧照 工作坊合影

    三天时间,敞开心扉,全然接纳,圆满完成一次超常的人生体验,收获一箩筐的感动和丰盈。很多时候,只要愿意主动争取,积极行动,惊喜总在某个拐角翘首盼望你的出现。

    做笔记是最基础的学习,从工作坊回来后,我及时整理笔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一个孕妈妈的勇敢旅程》,这篇流露真情实感的文字发布出去之后,收到很多祝福和肯定。特别提醒一句:“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书写笔记也是一样,趁余温未散,立即行动。

    文章留言写道:

    你真的好棒!好期待你的文字,继续写下去!国内缺你这样有灵性的好作者,你好好写,日后有机会来写作班精进一下,我会给你很多很多“工作”的,你的名字会和明日一起在书籍上,直到最后是你一个人的名字。——行动派琦琦

    看似娇弱的你,内心却蕴藏着强大的力量,你温柔背后的刚强,令我动容!你展现出另一面的自己,非常了不起。如你所说:“竭尽全力去参与生命成长的过程,勇气就会源源不断。如果不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愿你大胆地前进!我会支持你坚定做正确的事。——先生

    谢谢你,将你的勇气、信心和行动分享告诉我,看着你的旅程,就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样。我知道,这些所有都会化为一股深深的能量和力量,在以后的道路上不再犹豫害怕不敢迈出那一步,就像我自己一样。——娟娟

    如果不是看到如尘在朋友圈众筹学费,我可能就把这个很想的愿望封起来假装看不到了。感谢你的勇气让我踏出很重要的一步。感恩有你们陪着我过了愉快的三天,特别是和你一起睡的三晚,我们无话不谈,聊到不得不睡却还不想睡。在现场好多人说我们俩长得像,我特开心,但愿我像你一样温柔如水,明媚动人。从你身上学到太多东西,这次上海之行一帆和David教会的是心灵和精神层面,而你教会我生活上如何做温柔如水的姑娘。——苏苏

    如今,距离参加工作坊近一年时间,我个人身上发生了很多转变,想用三个关键词概括——践行、分享、突破。


    践行:

    当我看到广州场的小伙们经常组织线下复盘的时候,心生羡慕。转念一想,那我就一个人进行复盘吧!我开始践行所学知识,进入一个人的复盘功课。

    9月8日,歌德观察。赤脚轻轻地走在草地上,感受脚底触及草地的感觉,蹲下来闻一闻青草散发的清香气息,靠近一棵树木跟它深切对话,坐在草地上看书。当我与大自然告白的时候,空气中氤氲快乐。

    践行之一

    9月9日,歌德观察。早晨六点半,静心画下一爬上窗台的一株植物,它传递给我的感受是:顺势而长,因地而生。转弯,即温柔地退让。自然是最智慧、最有能量的老师。让我们和孩子回归自然,向大自然学习。

    9月11日,修习正念。切辣椒的时候,感受辣椒的辛辣;切洋葱的时候,感受洋葱的气味;切西红杮的时候,感受西红杮的色泽。换句话说,把心沉浸在做饭的点滴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带着觉知和祝福的心意去完成。

    9月12日,修习正念。点几根蜡烛,静坐,进行一个小时的内心清理。清理结束后,泡一杯柠檬水,翻翻书,守住清流如水的心境。

    实践之二

    9月13日,歌德观察。五点半,天色朦胧,静如昼夜。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居所周围寻找召唤自己的植物,走近它,亲近它,画下它。不要担心画得不好,大胆动手去画。只要用心与一株植物对话,每一株植物都会让你的智慧见长。画中这株植物传递的感受是:它,即可采食亦可观赏。做人应当如此,既要助己亦要懂得助人。

    12月19日,自我探索。找了一个安静的时间和空间,点燃烛火,先静心五分钟,然后进入自我探索问答环节。三个月,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再次进行深层的自我探索,更加笃定未来朝哪个方向行进。

    我于日常中践行歌德观察、正念练习、静心禅,同时深入学习U型理念,尝试一项又一项全新的挑战。我明白,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行合一,将学到的知识巧妙灵活地应用于工作、学习、生活和情感中,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提炼自己想要的精华,生成多种可能性的未来。

    那段时间,一边总结,一边摸索,写了一篇一万两千多字的笔记——《U旅程无保留心得体会》,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内心荡漾幸福的波澜。

    践行之三

    分享:

    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别人,不是只藏在自己的抽屉里,而是不吝啬地分享出去。

    「U旅程」PPT

    10月1日,也就是工作坊回来一个月之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组织了《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之「U旅程」第一场分享会,将自己所学、所看、所听、所感毫无保留分享出来,讲了两个半小时,得到伙伴们一致好评。

    亲爱的如尘,你真的好认真,好用心去学习,去感受,并且这么乐于分享。你的态度和心态,成长的收获和改变,让生活变得有质感又丰富多彩。你真的在不断打破框架,并且知行合一,谢谢你的分享。——钱包

    如尘,昨晚回去太晚,没来得及听你分享。早上起来听了一小时,还没听完。感觉到你的用心,连提醒的小贴士都是暖意满满的,可以想象你为了给我们,一定花了很多很多心血,非常感谢,非常感动,隔空送上感谢的拥抱。越来越折服于你的个人魅力(你的爱心,你的善良,你做事认真,你那么懂得感恩,那么热爱生活,你的灵性……),请收下鞠躬感谢!——kk

    为了这次分享,我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光梳理笔记和自我实践就花去了整整二十天时间,就是希望准备充分一些,讲得通俗易懂,能够带给大家实用的、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此改变过去的行为模式,活出不同版本的自己。

    「U旅程」PPT

    后来,分别于12月7日和1月23日,组织了第二场和第三场分享会。最后那场,说实话,因为接近年关,而且我怀孕八个月了,真的很想拒绝,可是盛情难却。思量后,决定答应伙伴们的请求。

    每一次,我都精心备课,制作精美的PPT,分享每一个细节和感悟,这种诚意满满的干货分享,深受伙伴们的喜爱。

    如尘,虽然众筹结束了,但你还是坚持把「U旅程」语音分享给我,这份感动无以言表,支付宝给你转了50元,希望尊重你的劳动成果。同时非常非常感谢你的无私,我什么都没做,你就如此信任我。——冬冬

    U理论,最初共振到的是——“一个干预措施的成效取决于干预者的内部条件”。今天通过如尘的分享,才了解它探索的是盲点,是关于源头的问题。我深信这种研究的意义。放下评判之声、嘲讽之声、恐惧之声,保持觉知,打开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心灵、开放的意志,迎接自然流现。愿多去提升个人修行,进行正念练习,践行这些理论。感谢如尘精心的备课和讲解!——Amore

    这两天补听了如尘关于孙一帆博士U型理论工作坊的分享,是自己当时也很想去的工作坊呢,谢谢如尘的用心分享。生命应该是回归本我的,多向内看,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还记得那个“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唱诵,好震撼。感触更多的是歌德观察,是寻找内心安静力量的好方法。盲走,更多的是放下自己的恐慌,学会相信,学会相信陌生人。17个自我探索的问题,正好发生在做#打造个人品牌#的第二课梦想蓝图的作业,遇见的刚刚好,给自己40分钟,做一个最纯净最回归本我的思考,问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是什么阻碍了我的前进?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我都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达成我的梦想?谢谢如尘的无私分享,也谢谢自己的认真聆听和深入思考。——竹溪

    亲爱的如尘,从7点钟到现在,仿佛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工作坊,那三天的情形跃然脑海,细心的你做了那么多笔记,不知内化准备了多久才有这么精彩的分享,真的非常感谢你!尤其是照片和音频,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当时的情景。用了一个小时全情投入回答17个问题,这次的回答有一些与上次全然不同,我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今晚真的很有收获,感恩你的真诚, 你的无私,你的精心准备,谢谢!——维拉

    认真听完如尘分享参加《孙一帆博士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线下工作坊》心得体会,三天的课程,加上自己实践的体悟,满满两个半小时的诚意无保留分享。感动之外更有震撼,一个怀孕八个多月的准妈妈,强大的能量让我有了更多突破框架的勇气,内在想要成长的那股能量更切实地被激发出来:“我要成长”,“我要踏出第一步”……我听见了自己内在呐喊的声音,突然觉得好想好好活。谢谢你!我爱你!——紫微

    听过《活出怦然心动的人生》之「U旅程」分享会的伙伴,大约300多位,远远超过参加线下工作坊的人数。她们愿意听我的分享,多半被我的真诚善意和极致用心打动。值得一提,这些参加过「U旅程」分享的伙伴,后来,98%都来参加我的个人品牌课程了。

    突破:

    10月15日,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微博零粉丝,微信通信录只有区区200人,我却大胆决定尝试做一件事情——开设个人品牌成长营。一气呵成,写了一篇文案,发到朋友圈,招募学员。

    截止报名前一天,突然得到行动派琦琦的鼓励,她对我说:“好好做,坚持分享。”当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太感动啦!

    同时得到恩师潘泠竹老师的大力支持,备受鼓舞。老师说:“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努力去做,最好的练习,是积累后真正舞台上的练习,1次演出>10模拟。”

    10月20日,我组建了个人品牌成长营,开设了线上个人品牌课程。一个为着他人的利益做出的微小决定却成为自己幸福的源泉,带给生命积极影响。

    个人品牌理念

    如今,个人品牌课程已经办了四期,短短数月,帮助几百位伙伴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最初考虑怀有身孕,只打算做一期。现在回头一看,一个小小的尝试推着我走了那么远,不可思议啊!

    后来,凭借自身个人品牌的影响力,竟然有幸登上了行动派2017梦想盛典舞台,与火星爷爷、加措活佛、本田健、李尚龙等大咖同台演讲。挺着大肚子,站在700多人的舞台上演讲,这段经历深深烙印心底。

    我,一个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人,从孕期到哺乳期,从微博零粉丝到口口相传的好口碑,通过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跨越国界,课程已辐射到美国、澳洲、英国。个人品牌成长营像孩童般慢慢长大,它带着自己的使命,去到更远的未来。

    自从创立个人品牌成长营以来,收获无数感动,伙伴们用文字表达情感,随机摘录几条: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上过一些线上线下课程,多数人上过就忘了,少数人上过之后实践,而极少数人实践后融合了自己的经验来做分享,如尘,你就是那极少数之一,这点令我很佩服。除了「打造个人品牌」这个主题吸引我之外,你的个人魅力也是我参加这次课程的原因。

    今天的分享,语音清晰流畅,内容严谨有序,时间把控非常到位,完全不像一个新手的分享,这背后必有很大的努力,为你点赞。——维拉

    个人品牌成长营第三期今晚结业了,我第一次觉得会对某个课程或某个人如此留恋,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却特别珍贵,我从如尘身上学到并感触最深的是: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简单的8个字但足以让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与实践。愿我们都能成为对他人有价值的人,成为表里如一的人,成为心存善念的人。感恩遇见,结业不是结束,未来很美,我们一起前行!——秀秀

    如尘,知道你昨晚的不容易,非常感谢你的坚持与用心。每一个人的话你都有耐心的看,真诚的答复每一个人,真的很欣赏你这一份坚持!在第一课听到你的语音,感觉到你有江南女子那一份轻柔,水一般的女子。在你身体里有一股力量感染着我,让我有一种朝你走去的向往,使我向上的欲望更为强烈,让我明白欲速则不达,内功涵养不够就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希望日后我能成为我想要的那个Better Me,与你们相见。——雅琴

    如尘,感谢命运让我认识了你,虽然我不能坚持听课、做笔记、完成作业,但每一次的爬楼学习,对我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好希望能多多接受到你传递的自信、智慧、修为,超越自己的能量,从而为自己迷茫的人生注入活力,可因自己修行不够,与你同行是多么的吃力!今晚的分享,多少让我找回一丝丝的自信,作为暂时的全职妈妈,我应该也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亲爱的,爱你的无私奉献,爱你的倾力给予!你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和领路人!谢谢你给我指明了方向,你是我四十五年人生中遇到的对我心灵影响最大的人,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真的好喜欢你,更加钦佩如此智慧、如此充满魅力的你!——爱莲


    结语:

    感恩这一趟探索之旅发生的所有故事,卯足了劲踏出的这一步对我来说很重要,它开启了我向内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守株待兔,等待好机会从天而降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境遇,只有懂得如何从现有的条件中挖掘出最大的潜力,才能一步步地勇攀高峰。

    参加一帆工作坊之后,我破除了许多人生限制和阻碍,开始慢慢体会到绽放生命的感觉原来如此美妙!当我用心写下一万两千字的笔记,并分享给需要的伙伴时,内心的能量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也不曾想到,自己微不足道的分享,竟然帮助了那么多人。我所做的这一切,就是生命中一场盛大的庆祝。

    生命所给予的一切都是礼物,无论那是什么,接纳它,允许它以正面的方式打开,与其抗拒,不如流动。——斯蒂芬·吉利根博士

    附录:

    A:你为什么取名忆如尘?

    B:我们的人生,充满着记忆和回忆,我希望自己犹如一粒尘埃,不论有幸落在谁的记忆或回忆里,都希望自己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别人所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忆如尘:参加剑桥孙一帆(博士)工作坊感悟与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c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