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深入研究投资决策心理的专著
文/十涧星辰
今天要推荐的书是约翰·R·诺夫辛格的《投资心理学》。
虽然说“理财就是理生活”,但我们常常还会高频率地看到另外一句话: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在之前分享《小狗钱钱》时曾和大家提到,投资理财在实操之前一定要比较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不要贸然进场,要不然都是韭菜,会被人割的。
除了具有必备的理财常识,过硬的心理素质也非常重要。
我觉得,说到底,搞投资还是要心态强大。最起码要有足够的淡定和理性。
我和同事在办公室闲暇聊天时说到过投资,我也推荐过感兴趣的同事去参加理财训练营,其中有几位本着多一项赚钱技能的初衷参加了。我这里就来简单说一说小西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投资理财在思维理念上普及一些基本的观点尤为重要,但小西却觉得小白营没有太多干货,都是讲理念、讲心态、讲常识,不讲实际操作,听得无趣。
她说除了国债逆回购没有其他实际操作的指导,要直接跟我投。再三之下,我告诉她除了证券账户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买场外基金,考虑方便因素的话直接用支付宝买就可以。
我给她看了我一直持有的几只收益还不错的债券基金、混合基金,教了她什么是可转债,怎么打新债,让她自己看着买。
刚开始几天她很高兴,有个几块钱的收益都要跟我分享一下。恰逢我出差,还短信联系了几次。我回去之后她也时不时会问一些问题。
但我发现很多就都是小白营讲的东西。比如基金分类,比如“T+1天”这些概念,她都不是很懂,有点印象但模糊不清。
再后来有一次,我问她什么情况,她说把钱都拿回来了,家里不支持。我问原因,她说看到每天有钱赚就又往进放了几千,结果一天内就赔了一百上下,一念叨,家里人都不支持,她也禁不住被说服了。
我跟她说:看看,不学理论,你自己心里边没底,想说服家人就没辙,看到波动心里就慌,总归还是心态不行。
而她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她没钱投资,不像我有钱投资。我说万儿八千可以,三五百难道不行?不坚持还是心态的问题,受不住。这一点上我们俩的看法一直有分歧。
后来的后来,她还问过我好几次收益问题,看着我的收益她看起来又有些心动,我说:你还是算了吧,别完了又频繁进出赔了钱。
我家先生是学经济出身,我报理财营后,还能时不时和他讨论讨论。
还记得第一次我兴奋地对他说:原来余额宝是一种货币基金呀。
他说:对呀,人们用的很多“宝”都是货币基金,也有一些不这么叫的。余额宝的普及算是让理财的概念进入千家万户,给国人简单普及了理财方式。
之后我加入了知识星球“日拱一卒”,断续续续听过一些和商业、和理财相关的书籍。先生有时也会跟着我一起听书。
还记得他在听完《定位》之后特地跟我要了音频,说要放在车里每天上下班路上听,还要给他的同事听,说这本书对他们工作的帮助很大。
还有《谈判》,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再加上律师的帮助,我在一场官司中获胜,并在当地社会背景下让自己的损失降到了比较低的程度。真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呀。
我买了这本书的实体书,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先生拿走翻了n遍,好几次出差还要带上再翻一翻。
先生虽是学经济出身,但是他从不实操,只是把钱交给我一起打理。我问他:你个学经济的干嘛不开个账户自己投资?
他回答说之前开过,但心态不行,受不了涨涨跌跌的波动,索性不碰为好。我觉得先生在这一点是特别好,有一种自知的明达。
说回我的同事,也有人学了进去爱上投资理财的。我们交流时,觉得最有感触的还是那句“理财就是理生活”,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