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天下汹汹,百姓受战乱不休,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
西汉初期,采用“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治理天下,让百姓和经济休养生息,汉孝文帝更是开“文景之治”的太平景象。
以农为本,节民之力
孝文帝继位,与民休息,以民为本,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赦天下,并赐天下男子爵一级,女子家庭满一百户的,赐牛一头,酒十石,并允许天下百姓可以聚餐饮酒五日。
因为妇女无夫或是没有儿子的,和赐爵不相沾,所以女子赐酒肉。而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没有原因而聚众饮酒的,要罚金四两,所以,诏令天下可饮酒聚餐五日。
孝文帝经常提到: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孝文帝开籍田,亲自率领众人躬耕种地,劝导天下百姓重视农业生产。此后,又考虑到百姓辛辛苦苦种地,却还要缴纳地租田税,认为这是自己劝农耕桑的方式还不够完备,又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减免租税。
遇到旱灾、蝗灾,孝文帝出台更多惠农政策,免除各地诸侯的进贡,开放山川水泽给百姓,积极开仓赈灾,并允许百姓买卖爵位,富者求爵,而贫者得钱。
长安城中居住着大批拥有自己封地的列侯将相,他们的日常供给开销,需要从自己的封地运来长安,孝文帝以为这是在浪费人力,便让他们离开长安回到自己封地去,免去转运劳力之苦。
孝文帝立窦氏为皇后,以此为由,又大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的和年龄在八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小孩儿,官府发放数量不等的布帛和米、肉。
废连坐,除肉刑,宽减刑罚
秦朝之时法律规定,一人有罪,全家都要连坐牵连,这种做法,为孝文帝所不取。孝文帝认为: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
孝文帝认为,法令的作用,是禁止侵暴而导人向善的。有司都说,民不能自治,所有才用法治之。之所以连坐家人,收为奴仆,是为了让其明白犯法的代价是巨大的,自古一直是这样做的。孝文帝说,导人向善是官吏的责任,自己管理不好,又加重罚于民,是害民之举。于是下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古时人犯法有针对肉体的惩罚,孝文帝之时,有黥、断趾、劓三种,即刺面并着墨、斩足、割鼻。
淳于意犯有罪行,被下令拘系长安。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眼看着自己要被抓,便骂自己的女儿说生子不生男,遇到事一点作用都没有。小女儿绨莹跟着父亲来到长安,上书说愿意没入宫中为奴婢,为父赎罪,好给自己的父亲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孝文帝下诏说,如今有三种肉刑,而触犯法律的事情依旧不绝,是因为什么?如今人有过错,还没有对其进行教化就先加刑于身,要么割掉鼻子,要么砍掉双脚,就算他想要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孝文帝为此感到悲怜,下令废除掉了肉刑。绨莹救父而感动孝文帝废除肉刑的事成为美谈。
以身作则,谦逊节俭
孝文帝身为天下之尊,在位二十三年之中,宫殿、苑囿、狗马、服御全部都没有一点增加,以身作则,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作风。
一次孝文帝想要盖一座露台,召来工匠问得花费多少钱。工匠说需要百金,孝文帝说,百金,相当于十家中等家庭的收入了,自己住着先帝留下来的宫殿,已经时常感到羞愧了,还盖什么露台!
孝文帝穿着普通,自己宠幸的慎夫人,令其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古者帝王在位之时,陵墓便开始修建,孝文帝修建霸陵时,不许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全部用瓦器代替,也不让治坟,能省一点是一点,也别劳烦百姓。
即便是孝文帝驾崩之后,遗诏曰:
“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下令不得大办丧事,也不能举国发丧,同时不能禁止民间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的人。
孝文帝以代王,被迎于长安为帝,一生中保持着谦逊节俭,遇事先是自责德薄,以人为本地去处理政事。
孝文帝广开言路,古有诽谤之罪,让众人不敢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孝文帝免除此罪,让官员们大胆进谏。有次发生日食现象,孝文帝又觉得这是因为自己德行不够,布政不均,让大臣们进言自己的过失。
孝文帝以德治天下,以德化民,宽刑减赋,百姓得到充足的休养生息,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