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76160/df277cecccb65732.png)
今年没有回老家过年,印象中这是第二次没有回家过年的经历,那些特有的妈妈的味道的美味虽未品尝到,但也让自己换了一个环境去走访亲戚朋友们的家庭,所走遍的家庭中有几位建国后的老人家让我记忆挺深刻,同时确实引发了内在的一些思考,把这些记录下,希望这些上了古来稀之人的故事能够更好的启迪自己的人生
1、大姨
中国很早一批的高中生,那段特定的上山下乡岁月给了她们一个特殊的学习和实践经历,从养鸡到对鸡的医护,到开药房,到回归对鸡的医护,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历经过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也承受着常人未曾承受过的心理打击,去年她还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存放了几十年的宅基地上建了一栋房子,给我很强的震撼是她内心的喜乐,对一切充满感恩。
2、舅公
丈母娘父亲的4弟,1981年就从博罗县调入深圳教育局工作,几乎见证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关于他故事未曾了解很多,但他的乐观是很快就能感受并感染到的,一到他家里提起过去的一些故事,他就主动跳起了舞,怡然自得,分享着他每天的生活安排,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样样精通,在他的身上很容易感受到像孩子般的那纷纯真,他的儿子,我们喊舅舅,也是挺厉害的,当时高考800多分,放弃清华的录取,选择了就读深大,这个故事未曾展开,其实还是很好奇这段传奇的故事。
3、姑父
1983年调入深圳发改委,身处深圳发展的设计推动的组织者,身处改革最前沿,更是见证着整个时代的发展,他的精神状态依旧红光满面,同时重要的是他依然有结发妻子陪伴,因为行走不便,更加懂得小心并自我保护,同时保持内在沉稳特质
4、赵葵
她是张伦教练的婆婆,马哥的妈妈,没想到这位年近80的奶奶是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也让人不可思议,退休前一直就职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见证并共同经历了祖国“两弹一星”的创举,1992年曾作为英国访问学者,带领着一个中英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了新核素--铱199,她还详细的跟我们分享了这个成果的诞生过程,因为机器设备的局限有些实验确实需要在国外才能实现,所以要克服的困难挺多,令我惊讶的是,她40岁开始学习英语,计算机,正因为不断地成长,所以才有访美访英的机会,成就了历史性的发现,当然,现在的她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作为高龄的她,还能四处开着车游玩,不断地开发自己的人文思维,练字,画工笔画,对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当我们在聊着时,提起的云集,区块链等信息,她都很好奇地想要了解更多,比起过往地成就,她现在的生活状态无不在感染者自己,当我年仅80时,一群年轻人好奇听着我的故事和对目前生活状态的好奇时,我呈现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5、大舅
大舅是当年的高材生,特级教师,他所教的学生中不乏有像TCL董事长李东生这样的顶级成功人士,从惠州被深圳市教委抢夺了数年,一直兢兢业业的在福田中学任教直至退休,从泥泞的道路中通向新时代的霓虹闪烁,见证了无数的神奇。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的再次聚合总让人感慨!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态乐观,爱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过去的人生相较于同年人来讲都较为丰富,甚至是有优越感的一批人,我更多是在思考和探寻的是,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从三代人的整理视角来看这样的优秀特质是如何去传递的,在一代代中传递的方式是怎样的,这种特质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从中给自己的启示是什么,我们的第一步又是什么?
回想起那句不得不喝的鸡汤,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趁自己还年轻,及时找到老年时的归宿及创造可回首的可令后辈惊叹的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