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的目的地相对大足而言,近了很多,不过也花了将近3个小时。
不过,在路上碰见1个小伙伴,蛮年轻的,99年,厉害的不是他的年龄。他告诉我说差2分就可以进入清华大学。
这就比较厉害了。
小哥是来四川美术学院找同学玩儿的,听语气应该是女朋友在川美。
他马上要去美国留学了,应该道个别。
分别时,他说:我们有缘再见。
对呀,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些人和你插肩而过,有些人陪你几个站。一切相见都是缘分。
转车不久,就到了重庆大学的校门。
这是我旅行计划百校中是第一所高校,我是有点心虚,万一门卫拦着不让进,怎么办呢?
事后觉得自己担心的有点多余了,根本每人管你。
这就是大学和初高中的本质区别吧,思想解放,不设禁锢。
从东门进入就能看见由曾经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书写的“重庆大学”校名。
马寅初、李四光、卢作孚、周均时、吴冠中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曾到重庆大学教学。
重庆大学,不光是大校园,更是有一批大师在此耕耘的地方。
走累了就选择锦湖旁的图书馆楼底下的咖啡馆坐坐,本来想去图书馆的,但是想起之前去武汉大学被拒之门外的经历,决定不去碰运气了。
点了一杯摩卡,找了一个空位,来这里复习 休息的不少人。
旁边坐的是一个小帅哥,后面聊天得知,他来着河北邯郸。
我说,现在的邯郸与战国时期的邯郸在地理上有一点点不同吧?
他说,虽然没有仔细考察过历史,但是他知道在他们家不远,有一座赵王府。这至少说明,曾经现在的邯郸是属于赵地。
我问:你们数学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当老师这一条出路吧?
他说就他们班而言,很多同学都希望毕业后考研,在研究生专业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其他领域。
我问出一个我思考很久的问题:你觉得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还是考虑学校的实力?
毕竟,大学所在的城市会对一个人的眼界和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就我们考研来说,学校的综合实力对我们考研更有利,这也是我选择重庆大学的原因。
虽然想和重大的学子多探讨一些问题,但为了不影响他完成作业,我决定结束我们聊天,去往我的下一个目的地——重庆医科大学。
重医袁家岗校区,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去参观过,这次来到重医位于大学城的缙云校区。
相对重庆大学的校门,你会发现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让你找不到门。
走过刻着重庆医科大学的石碑,你就可以看见校园远处有一尊很大的毛主席塑像。
走过才发现雕塑在济湖的旁边。
济湖,这是否取自医生那句格言:治病救人,悬壶济世?
在济湖旁,我发现了一块国立上海医学院的牌坊,在我的印象并上海医学院这个校名。
看过牌坊后撰写的碑文才发现,原来重医是抗战时期大学西迁的结果。
当时的国立上海医学院西迁后,创立重庆医学院,后上海医学院几经发展成了现在的复旦大学。
其实复旦大学之名远盛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也培养了很多医护工作者,尤其在重庆的区县医院。
重医的所有教学楼楼层都不是很高,少了高楼林立扑面而来的窒息的味道,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