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高发的时期,大概花去三个夜晚读完《第七天》。
全程“内心平静”,偶被书中故事和人物牵动,情绪也都能很快平复。大概是经历了近前的“灾难”,才终于真切体会到大时况之下小人物的无奈是如此的无奈。
也可能是,时代真的越来越好了,书中的惨淡离我有些远,所以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同身后。反而有些莫名地‘怒其不争’——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争取,为什么要逆来顺受。
我果然还是幼稚的,仍旧只肯激烈地活着。
书中并没有太多波澜起伏的故事设定,记叙的大多是我们曾经听说、见过,甚至经历过的真实人生。因为真实,所以能清晰感受期间的压抑,以及向往。
希望总是要有的,不论大小,不论近远。
虚荣、浮夸、浅薄被隐晦地表现出来,无私、宽厚、珍视也没有加注浓墨重彩,你仿佛是生活在其中的一份子,但,你过得比他们要好。
至少此刻,你没有那么多的愤怒无奈。

其实我还没读懂这本书真切想要表达什么。
现实的惨淡?执政者的黑暗?连死亡都抹不平的贫富差距?小人物的抱团取暖?
也许,只是在告诫我们,要心存善意!
故事都印在心里,谨以此时常提醒自己:身在近前,能扶人一把时,能以叶舀水时,不要吝啬;如知为难,能退回一步时,能慷慨给予时,尽力宽容。
当你能看懂他人的无奈,善良便不再需要人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