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笑着说:
“凤丫头别拿他取笑儿。他是乡屯里的人,老实,那里搁的住你打趣他。”
说着,又命人去先抓果子与板儿吃。
才估计到板儿。板儿呢?
见人多了,又不敢吃。
小孩子到这个场景,连刘姥姥都如此,他不怕才怪。
贾母又命拿些钱给他,叫小幺儿们带他外头顽去。
刘姥姥呢?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贾母益发得了趣味。
也不知道这个话题从哪里开始说起。大家会和贾母聊什么?看来刘姥姥不仅好世故,而且还有个好口才。
刚刚说,凤姐儿便令人来请刘姥姥吃晚饭。
贾母如此爱热闹,这件事绝对没结束。贾母呢?为表示亲近,
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与刘姥姥吃。
不是赏赐,而是平等相待。
凤姐也知道刘姥姥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她过来。
懂贾母。
鸳鸯这时候忙令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令给刘姥姥换上。
之前不换衣服,在这时候换,脂砚斋说鸳鸯“身份权势心机”,我觉得是鸳鸯尽职尽责的表现。
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
鸳鸯这个有明显嫌弃刘姥姥的措施,刘姥姥也没什么想法。仍然想办法逗贾母开心。
恰好这时,宝玉姊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整日里诗酒风雅,哪里听过刘姥姥讲的这些村野故事,民间胡诌,都觉得比说书的好多了。
刘姥姥呢?虽是个村野人,但是她和普通农妇还是有差距的。作者说她:
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
经验说明一切。恰好看到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看到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就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原来刘姥姥也有词穷的一天呢。和宝玉胡编耗子精的故事如出一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