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张敏 ,“上海市宝贝之家”创始人
关键词:生命延续、理性坚持、快乐幸福
关键句:那些义无反顾的爱,得到回应便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访谈员:小斐
“谁在最需要的时候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谁在最快乐的时候愿意和我分享!”这是来自襁褓的悲鸣,更是弃婴对爱的呼唤。2015年1月13日下午两点,我们采访了上海市宝贝之家的创始人张敏。“也许自己的一点点帮助就能让一个生命延续”的想法,促使几位爱心妈妈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在她们的齐心协力下,张敏等人创立的宝贝之家孤儿寄养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或许,在世人看来,宝贝之家的梦想有些遥远,也有些艰难,但正是那些妈妈们义无反顾的爱,让孩子漆黑黯然的生命绽放出了绚烂的光芒。
当我们问到张敏女士在创办宝贝之家初期有没有碰到一些特别揪心的困难,是什么力量让她坚持到现在这个问题时,她做出了如下回答:最初创办时,人们都不理解,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而且在组织身份不太明确的情况下,还被居委会当作人贩子,也因此被房东赶出来,用房东的话来说,‘我每天一开门,就看到一群长得歪瓜裂枣、奇形怪状的孩子……’同事们会说:‘你做慈善,一定很有钱,那你也资助一下我吧’等诸如此类的话;家人也会认为自己是瞎折腾;遭到了一系列的质疑后,连同自己也会产生怀疑,不停地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何在?这样做值得吗?如此辛苦的付出究竟为了什么?纠结过后,当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时就明白了意义所在。孩子是无辜的,他们纯净的像一张白纸一样。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需要被这个社会所接纳。
总之,一路走来,虽有坎坷,不过还好坚持下来了。当时她们都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家庭,而办寄养点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们都知道这是长期行为,不是短期工程,不能光凭热情,还要靠理性支撑。现在她们已经是全职了,能把自己喜欢的这样一个公益事业和谋生相结合,全身心的投入到宝贝之家,真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我们都知道,为了宝贝之家,她们放弃过很多,还好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之前不理解的那些人反过来羡慕她们。一句话:那些义无反顾的爱,得到回应就是此生最大的幸福。现如今,宝贝之家就是她们最重要的家,在这里,她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在访问中,我们也见到了护理阿姨们,她们亲切、慈爱的面孔,让人们忍不住想要与其亲近。的确,人们都想知道,在一群疾病缠身的孩子面前,她们是如何做到那些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之事的呢?正如一位阿姨所言:“奇迹,就是挺着胸膛走过去,哪怕天绝地穿。”想想也是,那一群残缺的花蕾注定了她们需要有很多次的奋不顾身,很多次的义无反顾,很多次的再不回头。她们可能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让她们走向不归之路,并将继续勇往直前。对孩子的爱,对生命的敬畏,让她们驻足;那一声凄惨的哭声,那一双纯净清澈的眼神,那一个个对生之渴望的挣扎,让她们永久的停留于此。她们靠着毅力,靠着执着,靠着踏实,赢得了最华丽的胜利,同时也获取了大家的称赞。当我们问阿姨:孩子们一个个离开有什么感受的时候,阿姨回答道:“心理很难受,每次都会在被窝里哭很久,甚至会自负地相信宝贝之家的照顾是最好的,但我们也知道,孩子拥有一个家更为重要。”
是啊!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妈妈”与孩子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浓浓的“母子情”。当孩子们走了以后,妈妈们万分想念,还好在梦里可以遇见他们,在每一个墨染的黑夜里,妈妈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将宝贝们捧在手心里的温度,抱在怀里的欣喜。所以,当为孩子找到收养家庭后,妈妈们开心之余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纠结,由于不能打扰宝贝们的新生活,因而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每一个领养家庭的反馈,静静地回味那一份曾经相依相伴的刻骨铭心的日子。
虽然已经分开,但是宝贝别怕,“妈妈”一直都在,“你”也一直深深地存在于妈妈的内心深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