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的敬畏观: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转载)

曾国藩的敬畏观: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转载)

作者: 钱程浩瀚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1:30 被阅读28次
曾国藩的敬畏观: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转载)

水煮历史
百家号03-22 10:43
关注
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我们面对天地万物、纷繁世事、党纪国法,要像曾国藩那样一定要装着一个“怕”字。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 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 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 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 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 惑面前,我们面对天地万物、纷繁世事、党纪国法,要像曾国藩那样一定要装着一个“怕”字。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二字,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 曾国藩的敬畏观: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转载)

    水煮历史百家号03-22 10:43关注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我们面对天地万物、纷繁世事、...

  •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曾国藩曾说:“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人这一生应心存敬畏,敬天地,敬众生,敬自己,明白人生之道乃是行有所止,如此...

  • 敬畏·活着

    敬畏·活着 文/棣煐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曾国藩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 敬畏之心新的理解

    点开百度,搜到:敬畏之心,出来条目,简单的释义是对人对事心里面存着敬仰畏惧的情怀。 曾国藩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 心存敬畏,心有所止

    心存敬畏 心有所止 《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也是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常存敬畏之心。 ...

  • 尊敬全部

    曾国藩有句名言: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我一直奉行!"止",那是一种局限啊,为什么要给自己一些限制?是的...

  • 心存敬畏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曾国藩说过: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

  • 心存敬畏

    心存敬畏,才能无畏,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吃亏是福。

  • 2020 敬畏

    敬畏, 敬畏一切未知的事物; 敬畏, 敬畏身边可学习的人和物。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学人所长!

  • 不得不说的“敬畏心”

    儒家大师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常有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敬畏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吧。 今年1月,我加入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敬畏观: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m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