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语:这个心得毕竟是我阅读专栏后写的,只是我个人的理解,阅读文章的你,如果对专栏产生了兴趣,不妨去订阅,若是对理财有了兴趣,那就去学习吧,这个专栏只是其中一种途径。
作者 / 刘勇
一
第六周 的文章中,李笑来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类比,解释了钱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虽然房子主要是有砖头构成的,但一堆砖头放在那,也不是一个房子啊;同样的,资本虽然主要是由钱构成的,但只有一堆钱,那也不是资本啊。
随后,李笑来便提出了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资本三要素:
资金的金额大小
资金的使用时限
资金背后的智慧
第一个还是很容易理解的,钱太少,例如只有100,你能去做投资吗?显然这不可能,即便是1万,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是不够的,至少也得是100万以上吧。
第二个是资金的使用时限,这个时限是投资款用于投资的时限,举一个例子,你将一万元存在银行里,只存一年和存十年,乃至存五十年,这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当然,我本人是不赞成将钱存在银行的,因为通货膨胀,最终那笔钱会贬值)
这个差别究竟有多大呢?
以国有银行的储蓄率为标准,为,存一年,;存十年,;存五十年,。
你可以看到,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了吧。
所以,时限应当越长越好,最好是当作“丢了”一般,永远都不去使用。
第三个,资金背后的智慧,这个是我们需要重点提升的。
因为你出生后不会带钱,钱是来自于父母的积累,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无可论述;时限的话,只要狠一狠心,当“丢了”处理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当然,金额不要大到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最后,资金背后的智慧,这是一项后天习得的能力,每个人的起点都一样,顶多有人起步早,有人起步晚,仅此而已。
我自己知道,我是不配站在资本背后的,因为就算给我100万,我都不知道投给谁,怎么投,甚至我连资本市场的运作都不清楚,最后只怕是会钱财一空。
二
正因为资金背后的智慧可以习得,所以我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成为有资格站在资本背后的人,而习得的方法,是从各个维度(金额、时限、智慧)逐步循环突破。
既然是从各个维度进行突破,那我就直接看资本三要素了。
第一个,资金的金额大小。
这个,每个人 的起点都不相同,完全受限于自己的父母家族,并不能由自己来决定,但长大以后,我们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投资等手段来获取更多的金钱,暂且不谈。
只不过,在刚开始时,我们不应该关注投资后盈亏的绝对值大小,而要学会关注投资后盈亏的相对值大小,即盈亏比例。这一点是我这样的新手需要格外关注的事情,毕竟有90%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一点看看股市里有多少人喜欢买垃圾股就知道了。
举例来说,用10万作为资本收益15%,和用1万作为资本收益50%,是不一样的,后者的成绩要优于前者,因为后者的收益率更高,换个稍微专业化一点的说法是:后者的资金效率高于前者。
第二个,资金的使用时限。
在之前也说了,这个使用时限,当然是越长越好,最好能是给自己的投资款“判上无期徒刑”。
我想引用李笑来在文中引用的一个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到这么个结论:
大约2/3以上的人若是丢失了自己年收入的10%的话……
大约1/2以上的人若是丢失了自己年收入的20%的话……
--其实根本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从来没听过。
如此一来,我们每年至少可以拿出年收入的20%来进行投资,可能一开始并不是很多,但是,积少成多,而且,随着投资的回报,这笔钱也会不断增加,待到几十年后就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前提是,你要给这笔投资款“判上个无期徒刑”,可以默认这笔钱是丢了,不要再去想了。
同时,投资款的比例不要太大,因为心理学同样有研究,如果投资款占自己总资产的比例越大,一个人理性思考的难度就越大,这也是很多孤注一掷“押上全部”的人一般都很疯狂的原因。
在第三周的文章里,有提到要放弃部分安全感,进行深入长期的思考,而给自己的投资款“判上无期徒刑”,便是长期深入思考的基础。
试想,我要投资一个项目(可能是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者其它东西),我如果不深入研究一番,不看透了对方的本质,不进行深入思考,我敢轻易投资吗?那实在是太危险了,所以我不能这么做。
但如果我只是短期买股票,那我又何必研究呢?不过,股票市场,一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我真的能叱咤股市吗?我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个能力。
既然是买长期,反正那些投资款也是”丢了“,那更要好好研究了,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
我可不愿做那样的傻子。
第三个,资金背后的智慧。
这个是最难的,事实上,这个也是学习投资能力最需要关注的一个维度,因为智慧只能自己从实战中得到,任何书中的理财智慧都是他人的理财智慧,不是自己的,但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教训,帮助自己避开那些可能出现的陷阱,以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李笑来在文中提到,要学会分辨”想要却不能够”与“可以却不要”之间的区别。
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举例来说,“可以却不要”是我在股市里投资了十万元,两年后觉得无聊便取了出来;“想要却不能够"则是我在股市里投资了十万元,两年后因为一些原因我必须得取出来。
“可以却不要”是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力,可以取出来也可以不取出来;“想要却不能够”是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必须得取出来。
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力。
这一点区别甚至会影响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因为在“可以却不要”的情况下,我这两年关注的都是我投资的这个股票背后的公司,在深入长期的思考;而在“想要却不能够”的情况下,我会不由自主去关注剩余时间,浪费大量的注意力。(这只是我的一点点思考)
第四,投资的知识、经验、智慧,只能自己从实战中获得。
甚至需要漫长时间的孕育,让那些智慧在扎根在自己的骨子里,满满发芽,直至最后成长为大树。
这些道理,既是一些普通的道理,但要让它们融入自己的身体里,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反复琢磨,才能化为自己的本能。
三
若是将个人拥有的时间看作是资金,那如何将时间变成资本呢?套用资本三要素:
第一个,时间的长度。
虽然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但因为每个人的休息时间(包括睡眠及其它休息手段)长度不同,实际可利用的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每个人直至死亡都是拥有时间的,不做讨论。
第三个,时间背后的智慧。
和资金一样,这个也是一项后天习得的能力,每个人出生后也是需要学习的,甚至可以说,从刚出生,就已经在学习这个技能了。
市面上有很多时间管理书籍,都在教导读者如何管理时间,但李笑来却说,时间是不可管理的,真正可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这一点我读来感觉颇有道理,后来从罗胖的跨年演讲中又看到了一个很好的词:自律。
自律,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成就更好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