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天

作者: 辟邪Picture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21:17 被阅读0次
    第25天

    5月17日 星期五 雨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6日夜,建築師貝聿銘Ieoh Ming Pei在家中逝世,享年102歲。

    【初識這位廣州人】

    我童年時最重要的一件國家大事,是97香港回歸。

    那時候,鋪天蓋地都是有關HK的報導。宣傳中永遠有一個身影——維港畔的中銀大廈,她成了HK的形象化身。

    老師在課堂上告訴當時尚年幼的我們:

    這座大樓是貝聿銘設計的,他是我們廣州人。

    蘇州的獅子林就是他的家。

    他被譽為現代主義最後的大師。

    最經典的作品是巴黎羅浮宮前的金字塔。

    【現代主義的大師,大師的現代主義】

    在當時,現代主義是一種很新的產品和建築造型風格。她現代在兩個方面:

    新材料,包括玻璃、鋼材、混凝土等的使用。

    新結構,即抽象簡約的幾何造型,與巴羅克、洛可可等形成強烈的對比。

    說起現代主義絕對繞不開Bauhaus的三巨頭。當然,其中大家更為熟悉的是Mies van der Rohe,因為他說,Less is More。

    而貝聿銘的作品,太有Mies的影子了。

    就像清水混凝土之于安藤忠雄,玻璃似是貝聿銘的標籤。但玻璃只是表像,本質是光。

    光是建築的靈魂。他說,讓光線來做設計。

    光的設計是清奇的,於是有了棱柱中銀大廈、方型的清真寺,有了在羅浮宮前的金字塔、在蘇州博物館裡的假畫真山水。

    有人問大師,您是怎麼構思出這麼別出心裁的新穎造型?

    貝聿銘回答說,建築不是潮流時尚,她不能跟著流行的風向時刻改變。建築是千秋大業。

    建築設計的態度並不在於建立個人風格,出發點是針對問題去解決問題,每個問題都是不同的挑戰。風格,是為了解決問題⋯⋯我不喜歡各種標籤式的稱謂。建築就是建築,沒有甚麼現代、後現代——貝聿銘如是說。

    【主說,要有光。於是,便有光】

    建築不是建一棟房子,而是在解決一件事。許多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因著這樣的理念做設計。與其說他們的建築是造出來的,不如說是從環境中生長出來,仿佛本來就應當出現在那裡一樣。

    譬如長在森林裡的美秀美術館,又譬如把羅浮宮七館連結為一個整體的玻璃金字塔。

    但他不僅是那座金字塔。

    臺灣省臺中市東海大學,有“臺灣最美大學”之美譽,校園核心建築——路思義教堂,就是出自貝聿銘的手筆。

    說到教堂,大家腦海中也許會有本能地浮現類似石室聖心堂一樣高聳入雲的哥特式建築,貝聿銘的本意是在東海大學的中心處矗立一座地標高塔。

    但轉念再深思,這種方式是否合適,是否因地制宜?

    眾所周知,臺灣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區,並不適宜搭建高臺。

    另一方面,所謂因地制宜的“地”,不僅僅指地形地貌本身,更重要是這裡的人群和文脈。

    貝聿銘說:藝術和歷史才是建築的精髓。合作者陳其寬在殘序設計思考時提到:“至於教堂之形式,因思泰西各國,各時代之宗教建築,無不殫精竭智,傳當時之人力、智力、物力以赴;及其成,冶當時文化於一爐,雖曆千百年,後人瞻仰,當時情景可反映無遺。是以東海之教堂,亦必以為鵠的,期能在此建築中,反映吾國文化傳統,揭示基督博愛犧牲之旨意,且兼具此時代之創造能力與精神。”

    於是乎,今天我們能在東海大學的校園裡,見到這一艘來自古老東方的方舟——晨曦中又像是雙手合什在靜默祈禱的形象。前後窗、天窗、樓板與四面曲牆的銜接處均留有伸縮縫,抗震、抗風、抗溫。

    教堂外觀由四片面組合,於屋脊分開,構成一線形天窗,屋基與屋脊的直線曲線,形成圓錐體雙曲面,機具美感。

    進入教堂,視野自然沿屋面曲線上,升至屋脊天窗,直至天空:萬有之上的徵召,直擊心靈。

    混凝土內面,簡單樸素;木製排座,溫馨柔和。兩兩對比時刻,邊窗溢入一絲光線增添一份神聖,“一線天”的寓意頓然體現。

    【而你們不常有我】

    大師仙去的日子,我正在杭州考察的旅途中。這些天我跑遍了西子湖畔的大街道小巷弄,因為我醉於從中發現至今仍存的唐宋古風。

    中華傳統文明美不勝收,縱是客居於此的我已有這般感受,更何況是在獅子林中度過整個童年的貝聿銘。

    貝聿銘“最小的女兒”——蘇州博物館的庭院中沒有採用類似獅子林的傳統手法來堆疊假山,而是以牆為紙,以石為繪,以水為鏡,用一組薄薄的花崗岩切片打造了一幅浮雕式的抽象立體山水畫——這種手法可以追溯到唐代藝術家楊惠之的“塑壁”、北宋《營造法式》的“壁隱假山”和明代《園冶》的“峭壁山”,看似簡約,卻大有歷史底蘊可尋。

    中而新、西而新、中而古、西而中。

    建築理論家梁思成先生曾經把當代中國建築創作的價值取向劃分為4個層次,以“既有中國精神又有現代感”為最高。

    貝聿銘在國內的許多作品,尤其是蘇州博物館這座封山之作,也是以“中而新”終極追求。這座建築被認為是他晚年的佳作。

    小蠻腰常有,大劇院常有,東塔西塔常有,珠江新城也亦常有。但中式古典傳統之美卻不常有,瞭解傳統文化之美的大師不常有。

    大師貝聿銘步履在前,而中國建築未來的道路,則依賴更多華人建築師的繼續努力。

    中國建築師的當務之急,是探索一種建築形式:它既是我們有限的物理之所能及的,同時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貝聿銘如是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25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sa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