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邻村小五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结构宏伟,写了大量精彩的战争场面,既有情节也有韬略。这本书,把整个三国时期的人物都推成了网红,至今是人人耳熟能详。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精彩,只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机会被创作成类似《三国演义》这样的大片。
而且,三国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是群雄逐鹿的模式,并不是一个势力推翻一个势力,而是主角陨落了,几个配角反而争相上位了。
最初是何进占尽先机,请董卓入京,结果是金狼入室,董卓占有优势后,然后王允杀了董卓,王允独占鳌头不到一个月,机会又落到了袁绍与袁术身上。
群雄逐鹿,并不是你射死了鹿,你就一定能够拿走鹿。
整个局势是每天的都在变化的,让人应接不暇。
三国出名之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国,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就是百家讲坛的易中天,也是一人难称百人心。
不过,每个人的解读和理解,肯定也都有局限性,主要是身份的局限性。
我们都是老百姓,包括学者,是有想象力天花板的,看起来解读的头头是道,可能就完全解读成了另外一个人,只是恰好跟三国的这个人物重名而已。
如果让清朝皇帝来解读三国,肯定又是一番别的味道,因为他们都处于平行的高度,感同身受,视角相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