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 Zoo Cafe 面基了一位同行。本次面基的目的本来是交流行业经验,结果话匣子一打开,他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的创业经历,从聊天中我得知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先后创办过好几家公司。
大学毕业后他从事的是媒体行业,连续做了6年时间,积累了很多资源。亲戚朋友却感觉媒体行业太虚了,劝他转行做点实业。
做什么好呢?思来想去,他看准了网络这块蛋糕,06年左右,互联网刚刚兴起,他决定创办一家网络公司,为企事业单位做网站。他工作勤奋,又肯钻研,很快就了解了这个行业,3年的时间,业绩做到了区域内行业前3,公司员工发展到几十人,服务客户数百家。
正当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渐入佳境的时候,他却想放弃了,原因就是太累了,又要出去跑业务,签单子,又要负责售后,每天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一忙起来就废寝忘食,完全没有闲暇。
之后他又代理了一个外贸交易平台,却赶上经济危机,出口寒冬,他代理的平台因定位失误,很快倒闭,加上外贸出口风险极高,水太深,他担心溺水,所以果断退出了。
后来他又代理过OA系统和ERP系统,因前期投入高,收效甚微而放弃。他喜欢研究投资,做股票和期货,也创办过P2P公司,烧了几十万没有效果,烧怕了,只好放弃。
现在准备进入安全技术咨询行业,虽然他在这方面完全是外行,但有业内人支招,加上一波政策春风,他觉得这是个快速掘金的好机会,利用自己在媒体行业的人脉资源,打通关系,业务不是问题。现在,这个是主业,期货投资成了副业,因为期货投资涨涨跌跌,短期内难以见到收益,需要投入精力长期研究和积累。
他的经历真的很丰富,也带给了我很多思考。
先说好的经验吧:
1、谋定而后动
他每做一个选择之前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利与弊分析的很清楚,知道自己从中想获得什么。
2、找准优势,只打甜蜜区以内的球
他在开始做网络的时候,从0开始,自学编程,服务器还经常受到黑客攻击,他被迫还要研究如何对付黑客,那时候真是夜以继日工作,精疲力尽,却发现时间和精力投入了不少,却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后来他才想明白,自己的优势是做业务,谈客户,签单,何必要费那么大劲搞技术呢?不如直接租用别人的服务器,省去了很多维护的成本,发挥自己的优势,只管做好营销就行了。
《跃迁》这本书里提高了棒球界“最佳击球手”泰德的故事,泰德在《击打的科学》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不是每个球都要打,而是只打“甜蜜区”的球。正确的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就能保持最好成绩。
这位同行的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3、把握时机,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再进入这个行业
他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切换,就是因为他能够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要想赚钱,进入一个行业的时机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在别人之前,快速了解这个行业,找到最佳时机。
除了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也有他的弱点和局限,也是现代人的通病吧。
从他的经历我可以看出,他缺少的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总是知难而退,熬不过黎明前的黑暗,想着快速、轻松、不太费力地去挣大钱,缺少长远的思维。
他的经历和思维代表了很多小企业主的状态,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这也符合二八法则吧,大部分的人都是投机者,接着某个风口捞一笔,难以维持长远发展。所以,能够做到头部位置的只有少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