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进阶式第二次培训 Day6】 分解的深度

【进阶式第二次培训 Day6】 分解的深度

作者: 爱编程的孙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22:30 被阅读0次

        今天来讲座的王曜君老师是一位非常有深度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以他开篇的第一句话可见功力。“手指可以指出明月之所在,但明月不在手指上。”王老师说这是学佛的最高境界。对于这句话,我的悟性不高,所以只能揣测。我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手指指的是方向,不是结果;是一种形式,不是目的;我们关注的不能是手指,而在手指所指的月亮上。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不明白的事,自然首先想到的是度娘。百度上有句话表达的更好,“ 所有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依然是别人的。智慧与读了多少书无关,所有的智慧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收集,没有人能替代。”究竟这个解释对不对,参到了哪个层次,只能下次有缘再问王老师了。

        “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科研策动与课题研究引领的实践分享”是王老师讲座的主题。他用狼和羊的故事,来例证“教育科研”的巨大作用。“发展就是将原有的生态破坏掉,重塑一个新的生态。”“改变了自然法则,改变了固有模式,将‘弱’变‘强’,将‘不’成‘能’,将快乐发展成为可能!”。所以,参与科研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学的原有状态,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这是教育科研的作用,也是教师幸福感的来源。

        “任何一个孩子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自己的实践体验过程中提高的。”这句话是王老师让我们要记住的。他带我们去理解“知识没有经过转化就没有变成能力。”包括在教育科研中,也要做到“成果的表达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他让我们树立两树立两个基本观念,“方案不在于拼凑,在于规划。研究不是靠写的,是靠做的。”这直指我进行课题研究的痛点,研究方案的草率,结题报告的脱离实践。

        在课题研究方面,王老师非常重视方案的规划。除了选题和设计方案外,他提出了实施方案的撰写。实施方案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分解,关键在于分解是不是合理、科学。如果在设计方案上是研究支柱的分解,横向的分解;那么实施方案上(或称操作方案)就是一种切片的分解、纵向的分解。在对研究问题的分解上,我感触最深的是王老师所讲的第3个案例,《构建初中语文“层级式”写作教学序列的实践研究》。他首先将问题进行剖析:下笔难、立意难、“五无”状态(无趣味、无教材、无教法、无序列、无提升)。从中找到写作理念和写作教学的突破,各五点。并从多个角度(文体、内容和形式、读写角度、题材角度、写作方式、写作兴趣等)进行初中语文的写作分析,将这些内容化为一个个的“作文点”。将“点”进行层级式的推进,罗列出三个“序列”,三个“层级”,六种“课型”。对每个”课型“再次分解,依据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小目标,而这些目标间又是有关联的,层级递进的。

        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理解了分解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技术,是课题规划的重要一步。分解出来的点,要理清关系,找出关联。王老师让我们记录的几句话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变,是永远不变的。”没有真正的融入,就不知道里面到底会发生什么”。

(王曜君: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进阶式第二次培训 Day6】 分解的深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s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