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婚恋市场里面的二婚寻偶。
婚恋和市场这两个词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也挺有意思的。到了二婚的时候,感情的色彩更淡了些。钱就更显得重要。女的通常都是想要钱,而男的想要陪伴。
其中一个故事,一个网名“玉器”的中年男性,有房子,想找另一半。对方说自己的儿子有房子要还贷,问能不能出租这个房子给儿子还贷。玉器虽然不愿意,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陪伴”,还是答应了。(看到这里真的心酸,为了克服孤独,却要用金钱做交换。人活着真难。)
即便是年轻人结婚,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掺杂金钱。很多人还是要彩礼,要婚房,要这要那的。真正裸婚的有几个?就连办婚礼都是需要钱的。没有钱,连个像样的婚礼都办不了,女方愿意嫁?
男人有才,就有人愿意嫁吗?
漂亮温柔贤惠,就有人愿意娶吗?
还真不好说。
就是在古代,嫁娶也大有讲究。楚汉之争的时候,汉高祖刘邦有一个著名的谋士——陈平,他年轻的时候,家贫,父母都没有了,只有一个哥哥养着他,让他读书。嫂子不高兴,哥哥就把嫂子休了。陈平家里穷,但是他志向很大。嫁娶方面,穷人家的姑娘他看不上。他听说有一个富户家的孙女,一连嫁了五个老公,五个都死了。陈平很想娶这个女的。
(陈平不是一般人,不信克夫这种事情!却看中了女方的家室。话说,前面几个死掉的丈夫,应该也差不多吧。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恰好这个富户也看上了陈平,还特意跟踪他到了陈平家里。结果发现陈平的家里是柴席做的门,于是发了一声感叹。意思是怎么这样一个样貌伟岸之人,却是这样一个出身。但是,转眼,他又看到他们家门口有很多车辙,于是从这个细节知道他结交了很多名士。于是下决心要把孙女嫁给陈平。
这个故事不知道有没有编造的嫌疑。暂且相信它是真的。我们发现在结婚这件“人生大事”上,双方都充满了算计。不客气地说,把婚姻当成了一次投资,都在用投资的眼光计算“投入产出比”和“回报率”呢。
陈平计算的是如何将自己的雄才伟略与亲家的财力结合起来,以助他成就大事。而富户则是看这样一个嫁了五个死了五个的孙女,嫁的女婿未来是否可期。只要潜力足够大,眼下的苦不算什么,那就当是捡了便宜。你想啊,如果这个人已经发达了,还轮得到你家这个死了五个丈夫的孙女吗?这跟买股票是一个道理。只有在价值未被发现的时候买入,然后等待升值。如果价值为世人所了解,那么股票大概率很贵了。这个富户果然有眼光,所以不仅说服了自己的儿子,而且还交代孙女到了陈平家里要贤良淑德做一个好妻子。
果然,后来陈平先是投靠项羽、后又投靠刘邦,最后成为兴汉三杰之一。而陈平呢?他的事业也不是没有靠女方家庭,恰恰是因为富户的关系和财力,他后来才逐渐结实了更多的朋友。
因此,这个婚姻其实是双赢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算是很好的选择。不纯粹的婚姻,从来都夹杂着太多,有的是权力、有的是金钱、地位、美貌、才干。
像陈平这样的故事,可能算是happy ending的结尾。但我还听过一个现代的版本,结局就没这么乐观。
话说一个欧洲留学回国的研究生,家里就是普通人,不算特别富裕,但日子也不算差。娶了一个本地富豪的女儿。从结婚那天开始就不平衡表现出来的强烈冲突。
丈人开的豪车,女婿开个十几万的车是给老丈人丢脸。喝酒请来的亲人都是没什么背景的。
婚后,富豪的女儿买个包都是几万块,而即便是德国的留学生找个不错的工作月薪也就是几万块。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几万块又能做什么呢?最后,这个男主也一直没有去工作,就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而女主生完孩子之后,也一直在父母家里带着孩子。两个人出现了事实上的分居。事业不见起色,婚姻摇摇欲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