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晴雯是服侍宝玉的一个普通丫鬟,虽然心灵手巧,模样伶俐,但是总体上,在大观园众多儿女之中,仅仅是一个配角,但从《红楼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偏爱。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掀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一页便是晴雯的判词,死后宝玉用《芙蓉女儿诔》祭她,称其为芙蓉花神。
热爱大观园,生死维护宝玉的精神家园。晴雯是贾府奴仆,是奴仆的奴仆。陪房赖大家即是贾府的奴仆,而晴雯又是被卖入赖大家的小丫鬟。由于晴雯长得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被赖大母亲孝敬了贾母。交给宝玉是为了更好的照顾他,有收其为侧室之意。
晴雯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宝玉“病补雀金裘”。
她从小到大,陪伴宝玉五年零八个月,认定大观园就是其归宿。对宝玉身边的人,从来都担负着一种责任,对园中花草树木一点一滴,都不生疏,饱含真情,即使和宝玉吵架后宝玉要将撵其出去,哭着说死也不出去。
内心充满正义,性格直爽嫉恶如仇。书中写到,当得知屋内的小丫鬟坠儿行了偷窃之事时,晴雯“峨眉倒蹙,凤眼圆睁”,拿起手边的一丈青向坠儿乱戳,后来又自作主张打发掉她。越俎代庖行驶主子的权利,心性之高可见一斑。
被称为“晴为黛影”的她,性格直爽,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比起袭人来要稚嫩的多,正是这种嫩,让人怜惜,因为她维护的是她心目中的义,维护做人的规矩。
模样出众,精神上有着更高的追求。在这颜值正义的世界,很多人会利用这蝇营狗苟。晴雯撕开扇子,有人埋怨她暴殄天物,有褒姒不笑,让周幽王无道,或者唐明皇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让杨贵妃持骄而宠的意味。其实,她表达的不是对物的不珍惜,她想说的是我很重要。
晴雯珍爱自己的女儿身。晴雯说宝玉和麝月:“你们那瞒神弄鬼的事情我都知道……”同在怡红院吃住,朝夕相处,宝玉房中之事,她自然非常清楚,但是,她爱惜自己,尊重自己,没有试图通过这些赢得利益。
三十一回《撕扇子做千金一笑》中,袭人是大家默认宝玉的姨娘,侍奉宝玉的生活起居自不必说。而麝月,碧痕不是姨娘的姑娘家却要经常服侍宝玉洗澡就寝。这在晴雯这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摇手拒绝:“罢,罢,罢,我不敢惹爷。”
她爱宝玉,不是一味奴颜婢膝,温柔和善争得宝玉的爱,而是要为自己的心和真实感情去恋爱,用黛玉的话是“我为的是我的心”。
宁折不弯,对世俗认知有自己独特看法。晴雯判词封面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渲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内容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雨后初晴为“霁”,即晴雯的“晴”字,成花纹的云彩即为“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她遇人不淑,坎坷艰难,终将值青春而夭折的悲惨命运。
因为她模样长得稍好一些,经常和贾宝玉说说笑笑,就被王夫人误以为晴雯带坏宝玉。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夜,晴雯悲惨地死去。
晴雯被撵出去后,没有向谁苦苦哀求。宝玉去看她,她对他所说的话,都发自内心,她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他人的事情。死前她说:
“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耽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话听来,字字戳心。
晴雯最好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成为宝玉众多姨娘中的一个?很难想象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女孩子归宿,她所处的阶层,所接受的教育让她跳不出桎梏,只能接受命运交付的枷锁。直率清高,目无下尘,沦落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众人对其落井下石的惨境。
贾宝玉在她抱屈夭亡后,为她写了一篇长长的悼词,陈述“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抒发内心的哀痛和愤慨。
他亲近晴雯,不是因为“美人轻怒薄嗔,受宠使性弄气”使他觉得“别具有一番风韵”,而是对人生不公正的愤慨,感受到大观园并不是桃花源,各类人物也并非纯洁无瑕,应该说这是他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成年礼。
让曹雪芹看到想到并说出了人性的复杂。曹公写黛玉和宝钗都用的是反笔,写黛玉各种小性,宝钗各种大度。黛玉小性,大节不亏。宝钗大度,实则心冷。晴雯和袭人也是如此,晴雯遭人怨恨,温柔解意的袭人呢?
书中写到,袭人连忙回道:
“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多,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大家子的体统。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没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被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情,倒反说坏了。”
自己早和宝玉有了云雨情,还把脏水到处泼,和宝钗扑蝶诬陷黛玉异曲同工。
曹雪芹在介绍十二钗的册子时,将晴雯置于首位,表明对晴雯的特殊热情,颇有“怨时骂世”的味道。他高度评价她,因为在骨子里面尊重她。
在他看来,优秀的人生都是苦悲的。他们都是心比天高,总想寻找契机、扭转乾坤;意图开创一条幸福之路,但命比纸薄,一轮接一轮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灭亡。
王国维先说,《红楼梦》旨在为人生的痛苦寻求解脱之道。
有人说,曹雪芹写《红楼梦》,不仅仅是在写一部小说;他开设了一个祭坛,来超度那些因为节烈而勇敢牺牲的美丽亡灵。
晴雯实质是一个典范,是一个祭品。
九洲芳文投稿一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