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这样慢的读一本书,当一个人成为神话的时候,距离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可人生行至此,虽为一小女人,也该有大胸怀吧,克己而读吧。
王阳明的生平与功业自不记述。37岁龙场悟道。59岁寿终。一生功勋卓著,被封新建侯,谥号“文成”。思想上创立“心学”即良知学。认为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与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一目了然。良知含性与情。性便是常人谈的忠义礼智信,情便是七情六欲。自己衡量了下,一般来说,不仁不义事,基本是不想不做的。但王阳明说,见了不仁不义之恶事,或遇到不公正待遇不争,也是伤感天理,跟杀人放火无异。要敢于舍生取义。见恶人不必指责其恶,要用良知感化。感慨古之士大夫之高洁人格!也反省自己对某些恶行的无度宽容也是错的……对于私欲、私情章节更是反复读,老先生认为人有七情六欲都是正常的,但要掌握好一个度,比如失去亲人都会忧伤,但不要伤心过度,伤了身体,于事无补。而愤怒及谤诽基本是因为外界触及到个人的利益名声,要控制住情绪,心不动,事物自会沿着他自己的规律消减。说得非常好。人们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担心失去与良知不符的名利权势,做我们能力范围的事,自己身心自然自由而无恐怖了……反倒觉得自己境界小了,每一个学文学的人,有几人骨子里不是李白?没得其才,留几分清高。常以个人喜好区别人之好厌,但凡不喜欢的,避之千万里。按心学说法,应该以自己的良知去感化的,自己的自尊感太强了,这个克己的过程太难了啊……先懂了道理终归是好的啊……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物我合一,内圣外王,是人生的大追求啊……
最后记录他的一句话,很喜欢。“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1474/12600c2a164c346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