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如何关注吴秀波,对他的印象好像还停留在《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里他扮演一个温文尔雅,体贴包容的医生,与美貌的小三少妇互生好感,最后双双找到人生追求走到了一起。
记得当年上映这电影的时候,还是2013年,那个时候的我才十六七岁,说实话也说不出什么价值观,只是不由得发出从众的赞叹:暖男又帅,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但如果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的吴秀波已经是披羊皮的狼人了,也不由得唏嘘,波叔演技好是真的好,怎么能从这张温文和善的脸上找到渣男的影子呢?
怎么个渣法呢?简单来说是这样,01年起,他绿了自己老婆和小三陈昱霖在一起7年,7年来小三事业也不干了就痴心跟着他洗衣做饭,7年后被波叔始乱终弃了就把这事在朋友圈捅了出来。波叔一看,这不行呀,损我人设。于是两人协议花钱私了,转口又反咬女方敲诈勒索,女方可能面临十年以上牢饭生涯。
来稍微梳理一下时间线:
2001年,吴秀波与妻子何震亚结婚。
2011年,吴秀波与陈昱霖相遇
2011年,吴43岁,陈18岁,如按照女方所述,这一两年间他们开始交往,此时男方年龄是女方的2倍多。
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上映
2016年,《北京遇上西雅图2》上映
2018年中秋女方在朋友圈控诉吴秀波
此后的时间里,两人大概是拉锯着达成了和解协议。因为双方没有在媒体上露面,吃瓜群众也逐渐忘了这个事。
2019年1月18日,女方父母发公开信
公开信指出男方以分手费设局,女方被控敲诈勒索,一回国就被抓。
这“波”操作,王思聪看了都想骂渣男
说来也是十分离奇,这事如果发生在王思聪身上,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大概只会说一句:
而发生在吴秀波身上就让人难以接受,好好的暖男人设,怎么说渣就渣了?
于是看了一些关于他以前的报道,才发现脱离电影电视之外,其实他的人设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暖男,他本身就坦言自己的浪子心。所谓暖男,只是我们这些只看过其作品的吃瓜群众,对人物所塑造的形象当成明星本人的一种偏见。
“说人话。”
“我是一个渣男。”
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为了制造矛盾、推动情节发展,免不了要塑造或好或坏的人物形象。而群众实在太容易把影视中对角色的情绪带到演员本人身上。
如《还珠格格》里饰演容嬷嬷的李明启,因为在戏中演坏人演得太好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影响。那时可能还没有那么多网络暴力,但仍然人在家中坐,谩骂天上来,打车时被司机diss:“我要知道是你,我根本不拉你”。
如果接受吴秀波本身并不是什么暖男人设,这样下来他便是渣,也渣得容易让人接受一些了。
但人性本来就很复杂多面,明星做了人设后,(至少明面上)就只能围绕人设进行一切行为了,为什么要费力去做人设呢?
从理论上来讲,如果把明星本身当做一个产品,那么人设就是明星的一个定位,一个标识,一个卖点。就像手机界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家具界宜家的简约清新,互联网问答界知乎的发现更大世界,保健品界收礼只收脑白金。
明星看起来很风光,但实际上还是一个买方市场,粉丝们是否愿意(直接或间接)付费决定了一个演员是可以待在常年24摄氏度的室内靠抠图演完62集女主角的电视剧,还是需要为了多挣50块钱给自己加一场冬天落水的路人甲戏。
作为公众人物,理所应当要接受普通群众在消费你作品之外的同时,消费你本身、消费你的人设所产生的价值。
而人设的作用,在宣传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演员本身的时候就突显出来了:
对传播端而言,不断重复塑造产品某种特征容易加深受众印象;
对传播过程而言,去复制成功案例,大概率也不会凉;
对接收端受众而言,也能更高效地get&pick自己想要的偶像。
但是呀,人设这种东西,回到商业角度,只是没有感情的杀手戴的面具,面具背后,那双眼盯着你的钱包随时准备抄家伙来个first blood,double,triple kill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