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中的主人公迅哥儿和闰土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中,而在长大后的迅哥返回自己的故乡后的故事,这被编进了初中课本中,不得不说,编书者这样的处理是非常巧妙的,叫小孩子们去认识到小时候的纯真,到了懂事长大后,在深刻的反思。今天,我们就将这两部分合起来,一起思考感悟。
迅哥从小生活在大院中,朋友不多,但闰土却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下湖捕虾,瓜田刺猹,明亮的月空下一个扎着鞭子的少年举着一杆亮闪闪的钢叉,课本降少年闰土的活泼绘画的活灵活现。可惜的是,长大时再见,闰土却早已被生活摧残的不成样子,想要对对好的朋友说些什么,但却发现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
现在站在迅哥面前的,这个衣衫褴缕的中年人,再没有少年闰土的半点影子。当那声“老爷”从他口中颤抖的说出时,迅哥的心凉了,这个故乡也变得陌生了起来......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和当时明亮月空下欢乐的西瓜田形成鲜明的对比。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家乡的近景也不尽如人意。破败的荒村,苍凉的天气也映照着迅哥内心的失望和悲凉。
虽是故乡,但却没有当时的半点影子,故人们也早已变了模样,不知道这样的故乡,在迅哥的心中,还算是真正的故乡吗?
闰土从一个活泼的少年变成如此模样,随着闰土的那声老爷,迅哥知道,他再也回不去当年的那个故乡了。
有时候,我们也活成了闰土,年轻时抱着一番大梦想,却被现实的残酷狠狠的打了耳光,被社会的磨难磨平了棱角。
再说杨二嫂,杨二嫂年轻时面貌漂亮,被人成为豆腐西施,如今却变成一个絮絮叨叨,爱占小便宜的市侩小人。不得不感叹,现实对人性的摧残到底有严重。
苍黄的天底下,迅哥望着破败的荒村和陌生的熟人们,心底坚定了决心,这个落后荒凉故乡其实也是那时中国社会的写照,民众苦不堪言,被封建社会压迫得彻底变了模样,底层百姓的希望究竟在哪里?谁可以帮他们走出愚昧无知、贫穷落后的局面?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城乡差距、代沟的问题。许多家庭和社会依然受着封建观念、落后传统的束缚,对新的思想和价值观持有排斥和敌视态度。正如迅哥一样,新文化进步思想使他与故乡的人们越来越远,他们无法理解彼此,导致了冷漠和隔阂的加深。但迅哥不得不继续在新文化的路上走下去,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埋在了故乡的人们,迅哥无法改变他们,他能做到的只有防患于未然,让还未被封建文化荼毒至深的人能够少收到摧残,让年轻人能够接触到新文化,走出一条属于新青年,新文化,新中国的路。
通过《故乡》,我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它引发了对封建观念和落后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有了更多的思考。虽然这篇小说写的是那个时代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于当代社会中。还有很多的落后山村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还有很多的家庭还有重男轻女,迷信请神的落后思想。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和无数先烈共同走出了一条属于新文化的道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让人民幸福,让中国强大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会继承鲁迅先生和无数先烈们的意志,继续改革这个社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