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C框架挖掘小数据,发现隐藏的用户需求

7C框架挖掘小数据,发现隐藏的用户需求

作者: 马哥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22:04 被阅读0次

大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但它并不利于形成高质量的见解和观点,实际上最有启发性的做法是,把小数据和大数据结合起来,在家观看、倾听、观察和梳理线索,从而找出顾客的真实需求。

有时候,想要转变一个品牌或一家企业,不用研究几百万名顾客,只要研究10个人就够了。

小数据就像是一滴血,其中包含的数据,可以展示将近1000种不同的病毒。所以,如果样品量选择得当,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深藏在生活表面背后的真实需求。

今天马哥就来介绍一个小数据分析的方法—7C框架分析理论。

这个方法来自于《痛点》,这本书的作者是迪士尼、百事可乐、雀巢等著名企业的品牌顾问马丁·林斯特龙,他入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

7C框架包括七个步骤,即搜集(colecting)、线索( clues)、连接( connecting)、关联( correlation)、因果( causation)、补偿( compensation)和理念( concept)。

一、搜集,从宏观和微观上建立导航点。

搜集导航点,指的就是了解宏观的政治环境、经济结构、风俗文化,与微观的兴趣、爱好、信仰、行为习惯等。

在进入顾客家里进行访谈之前,通过搜集的导航点,你会形成最初的观点,创建一个假设。反过来,你最初的假设有助于创建思路、焦点或感兴趣的主题,便于指导顾客采访过程。

在搜集阶段,你要尽可能从最多的可信资源中,获得许多不同的观点。

二、线索:就是用心去发现顾客生活中独特的细节。

你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叙述性的、连贯性的故事。因此,你看到的一切都不是毫无意义,你听到的一切都不能浪费。顾客家里每件东西的摆放都是有理由的,无论是墙上挂的艺术品,还是浴室柜里的內部情况。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将普通顾客身上不同的自我分离开来。

首先是我们对外界塑造的理想化自我,那是我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这通常和我们实际的样子很不一样)。这个放在公众面前的、美化过的自我,类似于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塑造的自我。

构成理想化自我的要素中,包括我们家里的收藏和摆设,无论是照片、传家宝,还是小玩意儿。

多年来,我发现收藏品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大事年表。这是一份二级大事表,是认识我们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一或者,可以认识我们以为的那个自我以及我们现在的处境。最能反映我们积累的常见“充电站”是客厅。对青少年来说,就要看背包和笔记本电脑的封套。

也就是说,能反映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不一致的,通常是比较隐私的地方:我们的冰箱、橱柜、衣橱。对男人来说,就要看他们的车库和网络文件夹。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标志其实就可能击碎其他所有线索。作者曾在巴西贫民窟的一个小房子里,看见架子上放了一个啤酒罐,里面放着一个杯子,杯子里是一朵花。在个粗糙的环境里,它就是希望的标志。

我们还可以直接问人们问题: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最让你骄傲的是什么?什么事能激发你内心最强烈的感情?

用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人们生活中那些与众不同或者矛盾的地方。

三、连接:思考独特细节背后的情感缺口。

问问你自己:你搜集的线索有什么相似点吗?这些线索开始偏向某个方向了吗?如果最初有过假设,你打算开始验证吗?

一条线索可能是物质方面的(应答者的衣橱里,有一件与其他衣服不搭的精美花样衬衫),也可能是情感方面的(应答者沉迷于某个乐队)。

我们喜欢、购买和成天关注的品牌,最能反映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里的“品牌”包括鞋子、床单、牙膏、墙上挂的艺术品和播放列表里的音乐。

我们的目标是寻找一种情感缺口—要么展现得过于突出,要么过于低调。一件物品越“个性化”,就越能显示关于主人的真相。我们拥有和使用的最个性的东西是放进体内、放进嘴里和人体吸收的东西—食物、饮料、药丸、牙刷甚至是空气。

例如作者在中国做研究时,就通过肥皂、牙刷、刷牙习惯、没有床罩等一些列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人喜欢直接、快速、当下。

四、关联:这种行为或情绪第一次出现时,是什么时候。

在关联阶段,我们会寻找顾客行为上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切入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

可以表现出切入点或个性转变的事件包括穿衣打扮、结交新朋友、得到或失去伴侣、送孩子上大学,以及所有里程碑或职业转换。

人们都太靠近自己,已经熟视无睹了。因此,我们可以邀请应答者的一位亲友,参与到采访的后半部分。

五、因果:就是确认小数据促使顾客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现在,你要在办公室或工作场所整合所有发现,开始小数据挖掘。

一般来说,我会在一张大公告板上贴满照片和发现,制作一个时间轴。这时候,公告板反映了你发现的情感基因和因果关系。请把这些发现和照片放在一起,找出共同特征。

问问自己:这些会激发人身上的什么情感?

这时,你要站在应答者的角度看问题。如果你是应答者,你会怎么想?你会想要什么?这不是个很好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可以请教对当地文化熟悉的人来帮助我们分析。

六、补偿:从顾客的情感中,发现他们没有被满足的欲望。

验证完因果关系,就该提取最强烈的情绪本质:欲望。

还有什么欲望没被满足?满足欲望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诸如:在自然环境下创造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向全世界展示人性特征等等。

通常情况下,硏究完相册,你就会找到答案。当你查看相册时,找出人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刻。把他们当成一个时代或一个时刻的反映。当时,大多数人会感受到和谐、成功、平静和情感满足。

情感满足和真实生活是两个极点。在这两个极点之间,你会找到欲望。

七、观念:针对你发现的顾客欲望,提出创新性的补偿方法。

从根本上,“创造力”就是用全新的方式,把两件普通的东西组合起来。

乐高机器人就是把乐高积木与电脑芯片相结合,优步是把私人用车服务与社媒网络结合了起来。

在压力状态下是不太可能产生创意的,我们最没有期待时,它们反而蜂拥而来。所以,我们要时常游泳、骑行、做园艺、在沙滩上散步。

作者曾采访过来自新教、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14位宗教领袖,试图找出他们信仰之间的10个共同点。他发现,按照重要性排序,它们的共同点分别是归属感、叙事性、宗教仪式、符号性、清晰的愿景、感官吸引力、敌人的力量、福音传道、神秘感和高贵感。

想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苹果、耐克、维萨卡(VISA)、哈雷戴维森、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维珍航空等,你会发现,它们或多或少用到了以上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这10个方面来寻找灵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拥有10个共生的社会角色,而且相互冲突。譬如职业、父亲、儿子、丈夫、某活动爱好者、朋友、网络身份等等,而我们的道德心态、诚实性、社交性,都会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对于人的研究,其实是非常复杂甚至难以完成的。

就让我们先从自己开始吧。

你是谁?你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当你在微博上发布个状态,或者“喜欢“某段音乐时,你在对世界表达什么信息?

当你买条裤子、一双全新的品牌鞋,当你在窗前挂上一套竹帘,当你在冰箱门上贴上精选照片,当你在浴室里留下一瓶面霜时,你都在传递什么信息?

我们的小数据中,永远都能最贴切地证明我们是谁,我们渴望什么。

相关文章

  • 7C框架挖掘小数据,发现隐藏的用户需求

    大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但它并不利于形成高质量的见解和观点,实际上最有启发性的做法是,把小数据和大数据结合...

  • 从小数据挖掘用户隐藏的真实需求

    痛点是用户需求的要害。做产品需求分析,痛点是必须深入研究和挖掘的。找到了用户的痛点,才能对症下药,做出真正消除用户...

  • 数据仓库快速入门教程17数据挖掘

    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正在寻找大型数据集中隐藏的,有效的和可能有用的模式。数据挖掘就是要发现数据中未经预料/以...

  • 三、需求挖掘进阶

    p1:基础需求整理、数据发现需求、思维导图法梳理、核心需求提炼。 p2:用户故事、HMW分析法。 p3:挖掘团队潜...

  • 如何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产品问答第二篇

    这是产品问答的第二篇,探讨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 问:在挖掘用户需求时?如何深刻的挖到用户的需求?答:用户需求,字...

  • 挖掘用户需求

    老太太买水果的故事 启发: 三个小贩对着同样一个老太太,为什么销售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呢? 三个小贩了解老太太需求的深...

  • 挖掘用户需求

    2019年7月14日 简介: 用户的需求是需要被挖掘的,当然有一些打眼一看就能发现的问题,但是你要知道不是一个人有...

  • 用户需求挖掘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项目执行过半,发现偏移原先的需求,遭到对方质疑? 这种原因在于没有摸清用户需求,即病因,不是‘症...

  • [产品面试]常见5个面试问题(十四)

    1 如何发现用户需求?如何分析转化产品需求?如何判断需求优先级? 参考解析: 1)用户调研,挖掘本质; 2)需求与...

  • 需求挖掘——通过数据发现产品需求

    1、商业数据模型 2、产品数据模型 3、渠道分析 4、数据分析的作用 1)做完一件特定的事情后,评估产出和成效,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C框架挖掘小数据,发现隐藏的用户需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yj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