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看过一个帖子,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寄宿。母亲对孩子说: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女儿说不恨。接着女儿又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母亲听后一脚刹车停在路边放声痛哭。
看到这个帖子,不禁唏嘘。说到儿童的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大家通常会想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然而,如今社会,也出现了特别多“隐形”留守儿童。平时父母为了工作把孩子交给奶奶,姥姥或者为了方便让孩子直接住校。还有太多的家庭,我们看到这样的现状孩子坐在沙发这头看动画片,爸爸在沙发那头玩手游;孩子在玩乐高,妈妈在旁边手机逛淘宝;饭后和孩子出去散步,你一手牵着孩子,一手还不忘看看有没有谁给你的朋友圈点赞;直到孩子做出了种种你眼中所谓“无理取闹”的行为。并不是孩子无理取闹,而是父母太不称职了。
说起留守儿童,我想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作为超生游击队为了生弟弟,把我和妹妹分别寄养在奶奶和外婆家,从小和堂哥堂姐一起长大,总觉得自己是外人,受了欺负也不敢吱声,一年难得见几回父母。记得小时候有次被堂哥堂姐作弄,把房门锁住不让我进屋。直到很晚,打完夜牌回来的奶奶开门才把我抱回家,也只敢说是自己跑出去玩,一时忘记了回家。然而那样的经历在心里留下的阴影却是无法磨灭的,委屈无人诉说,对于父母的责怪怨恨更不会减少。那种渴望与别人亲近又害怕和人走得太近的感觉至今挥之不去。
然而, 在大城市生活的父母,或出于生活的压力,或出于工作的限制,或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迫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各种托管学校“寄养”,少则一周半个月见一次孩子,多则半年甚至数年才和孩子相聚一次。总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拼尽全力,生怕自己将来后悔。可是一旦孩子连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再多的物质也无济于事。
有些爸妈说,我知道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但是为事业打拼,不是对孩子撒手不管的理由。敢问各位爸妈,真的挤不出一点时间看看孩子,陪陪孩子吗?很多家长总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拼命赚钱报各种补习班,可是有没有想过,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简单的温馨陪伴,父母的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年幼时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有的孩子虽然生活在父母身边,物质条件优越,玩具成堆,衣食无忧,可缺少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依旧是“隐形留守儿童”,因为他们得不到心灵的陪伴。
再忙也要回家,哪怕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只要是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陪伴孩子,都是有意义的!
孩子真正在自己身边,只有短短的十几年而已,不要等你老了,想让他回去看看你的时候,才发现他只是把他曾经承受的都还给你了而已。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永远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多陪陪孩子吧,不要让孩子的心“留守”。
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第-1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