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沉浸在明朝的风云变幻里了。一个朝代的更轶,总是牵扯着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俗话说的奸臣当道,却是任何一个朝代没落的开始。
当一个朝代开始的时候,每一个统治者都励精图治,修复战争带来的后果。而人民也因此过上了太平的生活。任何战争,受苦受难的永远是老百姓。
每一个朝代都有着很多的能人,很多的人才都是通过读书这一途径走上了升官的道路,而对于没权没钱的老百姓来说,通过科举考试才是光耀门厅的最好的途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人屡败屡战,最终都年纪一大把了才取得名次。
想起了以前读过的范进中举的故事,因为他的中举,他自己被这莫大的喜讯,一下子冲昏了头脑,精神变得不正常了。最后是他岳父的一记耳光才使他正常起来。而他的母亲却因为高兴过度而离开了人世。可以说那时的科举考试造就了一批人,也毁灭了一批人。
明朝虽然距离我们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毕竟也是几百年以前的事情了。我发现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从兴到衰的过程。而每一个年代,都有着很多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人,当然,也有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辱使命,有远大的抱负的人。这两种人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一种臭名远扬,一种流芳百世。
看见那些为了自己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这也许就是邪不胜正的发展规律。
上午看到有一个叫杨继胜的人,为了请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觉得,与其窝囊的活着,还不如光荣的死去。他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长存。还有一个叫徐阶的人,为了扳倒大奸臣严嵩,不惜隐忍很多年。他表面上对严嵩趋炎附势,实则一直再找机会,但是面对庞大的对手,他不得不隐忍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看上去不对他造成威胁,最后也是靠着好多不怕死的正义人士,才最终取得了胜利。
看这历史时,有时在想:难道皇帝真是昏庸无度吗?他们忠奸不辩?其实不然。他们是需要奸臣的言听计从,以得到心理的最大安慰。他们也知道那些奸臣贪污受贿,但是就是纵容。最后还不是都将赃款充盈了国库。
让一些人灭亡,先得让他们癫狂。就如“惯子如杀子”一样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