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二次完整看完《许三观卖血记》了,第一次是研究生读书时候,那时是研一,2014年,现在时隔五年了,两次看完,感触缺不一样。第一次是当小说故事看,看完被故事里任务性格深深吸引。这次看完,思考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故事背后反映的问题和人性。
本书讲述小市民许三观,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多岁,四十年间“卖血”历程(实际上最后一次卖血是五十多岁)。每一次卖血都有故事,为了证明自己健康、强壮;为了一乐打架赔偿医药费;为了“补偿”林芬芳;为了家人度过困难期……一次次卖血,反映出当时时代背景,以及代表以卖血而过活的人,阿方、根龙,一次次卖血,都把身体整垮了,甚至丧命。
许三观是幸运的,一次次卖血得来的钱,都让他顺利度过难关。妻子许玉兰能干、精明、贤惠,三个儿子听话、孝顺全书体现出中国男人传统的家庭责任观和担当。当许三观六十多岁准备再尝试去卖血时,被人嫌弃了,别人不要他的血了,嫌弃血不好,许三观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了。他的哭是因为,他觉得现在如果家庭出现大变故,他再也不能通过卖血帮助家庭度过难关了。他自己心里没有底,不踏实,没有安全感。
那个时代中国男人(小市民)骨子里的懦弱、愚昧、老实、勇敢、担当在许三观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全书以诙谐幽默轻松的方式,反映了上世纪因“卖血”而得到不同命运的底层人,许三观是幸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