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咪蒙写了一篇公号文《原来,妈妈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备胎》,说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普通存在的现象:我们的爱,是下行的。就是说,我们都是爱孩子,胜过爱父母。
我们为什么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因为,孩子还小,没有我们不行,而我们却忘了,妈妈已经老了,没有我们也不行。”是我们忘记了吗?不是,是因为我们在心里坚信,父母比孩子更能体谅我们,不忍心让我们为难。
连大文豪鲁迅都说过:“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但是,他们的心里会不会也有失落和难过?
以前认识一个大姐,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娶了一位上海姑娘,岳父岳母给了一套婚房,大姐每每说起来都是一脸的骄傲,我们也非常羡慕。后来,媳妇生了孩子,大姐兴高采烈带着一大堆东西去看孩子,结果,东西放下,下午就被儿媳妇打发了回来,孩子连让她抱也没抱一下。回来后,有一回大姐忍不住说起来,眼里含着泪。我们有年轻的同事就说:“你跟儿子说啊,让儿子说说媳妇。”大姐眼里闪着泪花,笑着说:“唉,不想让儿子为难,只要他过得好,就行了。”
想起龙应台说过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努力把你送向很高很高的地方,哪怕你去了就不会回来,哪怕你走了就忘记了他们。”
2
周末,陪朋友米乔逛街,她说要给父母准备过年的礼物。从袜子到裤子再到茶叶和哈尔滨红肠,她精准、迅速地置备齐整,半个多小时就结束采购。我原准备陪她逛一下午的。以前,每次过年,我都不知道给父母带点啥,往往在商场徘徊很久。
我问米乔为什么这么快就选好了,她笑着说:“因为都是我爸妈跟我要的啊,目标明确,手到擒来。”
看我一脸惊讶,米乔解释说:“我爸平时都是想要什么就跟我说,前几天他跟我说,喜欢我前阵子带回去的花茶,让我给他再买点儿。裤子也是他要的,说他几个老伙计都穿这个牌子的。”一低头,看到大红的袜子,她哈哈大笑:“我妈明年本命年,非要穿大红袜子……”
我知道米乔还有哥哥姐姐,就笑着说:“你爸妈可发财了,一个孩子要一份。”
“是啊,我们家老头老太太可精着呢,我姐手巧,就跟我姐要毛衣啊,帽子啊;跟我哥就要电子产品,因为我哥比较精通。”
米乔的父母都有退休金,并不缺钱花,三个儿女也都孝心满满,我能想象得出,一家人在一起,是多么和谐快乐。
最重要的是,能那么自然的,跟儿女要东西的父母,真的太少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给父母买了礼物,他们会一遍遍絮叨我们乱花钱,以后不要给他们买那么贵的东西。因为他们习惯了付出,而偶尔得得到,让他们有些惶恐,又怕给孩子增加负担。
偶尔,我们做儿女的,给父母买些东西,哪怕是他们不需要的,他们也会到处炫耀一番。人为什么会炫耀呢?因为稀缺,才会炫耀。
3
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动物的本能就是,爱必须是向下延续的,所以,动物才会保护幼崽,这样有利于物种的繁衍。当时年纪小,并没有太深的理解。随着年龄的渐长,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越多,就越有一种无奈和悲凉。
回老家的时候,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70多岁的老人,自杀未遂,正在抢救,三个儿女为了照顾老人在医院打起来。这位老人,40多岁的时候,妻子就去世,一个人,带大三个孩子,还供他们都上了大学。68岁的时候,老人患了血栓,手脚不再利落,需要人照顾。可是,三个儿女都说自己家不方便,虽然都住着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商量着,把父亲送到了养老院。
老人在养老院住了一个月后,喝了安眠药,被室友及时发现,送到了医院。
不敢想老人出院后的日子怎么过,他会不会后悔养了三个孩子。
在国家独生子女政策以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有三个或者更多的孩子,父母再难再苦,也把孩子们一个个拉扯成人,甚至凭尽全力,让孩子们飞得高一些,再高一些。可是,当父母老了,我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几个儿女,却养不了一个老人了。
无论有千百种理由,都掩不住内心的冷漠。也许,父母那份无原则的爱,只有失去以后,才会懂得他的珍贵。没有了父母,就没有了家,这个道理,只有那些曾经失去的,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吧。
4
姐姐离父母住的比较近,只有一碗汤的距离。所以,姐姐经常回家。有一次, 遇到一个熟人问:“你干嘛去呀?”姐姐答“回娘家啊。”那位大姐就眼圈一红,说:“你真幸福,50岁了,还有娘家可回。”那位大姐的父母,早就去世了。她说:“父母在的时候,逢年过节回家,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做饭,虽然条件不好,但是很幸福。姐姐说,那一刻,才觉得自己多么幸福。
而姐姐回家的日常是,经常被父母各种“嫌弃”,嫌她洗澡浪费水,嫌她炒得菜不熟,嫌她早上赖床……姐姐总是笑嘻嘻地不说啥。有时候,我回家,和姐姐住一张床上,早上我俩就赖着不起,老爸晨练回来,就会使劲敲门,大着嗓门喊:“都几点了,还不起床!”我就和姐姐嘻嘻哈哈答应着,继续赖在床上。
那种幸福,仿佛回到了童年,被爸爸催着起床上学的情景。
刚刚,姐姐打电话,说老爸刚才跟她说要吃羊肉馅的饺子,她和好了面,调好了陷,准备回家包饺子,问我回家不。
嗯嗯,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因为我潜伏在老爸的太极拳群里,刚看到他和大家说:“闺女非要回家给我包饺子,我先回家了啊。”
又要过年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给父母准备好了过年的礼物。我以为,最好的礼物,不是最贵的,而是父母最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