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并列式结构,我们再来看递进式结构——第三种结构方式。
学习这种结构方式有两个要点:
1.形象的比喻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就像剥洋葱一样,内容逐层深入,直至核心。
2.写作难度较高
相比于并列式结构,写作难度较高。因为它的各部分之间不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层比一层深入,这就需要我们的思考有深度,分析能让人信服,且文章层次条理安排恰当,否则,是写不出层层递进的好文章的。
案例:
下面,我们以《河北40名大学生被退学,教育部表态:学生对自己不负责,就要付出代价》这篇文章为例,来剖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首先,文章标题采用了故事描写的手法,主题鲜明,河北40名大学生被退学,原因是学生对自己不负责,就要付出代价。
其次,作者采用了四个小标题来逐层深入论证自己的观点。
1.你所厌恶的学习环境,是别人无法企及的梦想。
作者通过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的对比,将读书的苦和生活的苦做比较,来产生观点,让读者知道,读书虽然苦,却是最容易走的路。
2.你想在厌恶学习,是因为你没有吃过社会的“苦”。
作者用名校博士兄弟的素材来论证,跟生活的苦相比,学习真的轻松多了。然后用排比方式,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习虽然枯燥,但和现实社会的残酷相比,显然太过情商高。
3.“读书无用论”是世界上最荒谬的谎言。
作者用大量的素材和数据对“读书无用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
4.别抱怨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最后一段,作者做了总结和呼吁,拔高和升华主题,告诉读者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努力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相对来说,递进式结构比并列式结构难,需要写作者有深厚的基本功和思考力,尤其是在观点的论证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