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之前,我只在微信公号里喝些别人熬制的鸡汤,即所谓的软文,偶尔评论一下聊以自慰;在这类文章的最后,有关于作者的简介中,我几乎都看到,某某人“为简书签约作者”。
开始并没往心里去。读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心中不免疑惑,“简书”是什么?前不久自己突发奇想,下了一个简书APP,注册进来后,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顿感眼花缭乱、茫然无措。细读一些文章后,发现原来这里的世界,远比自己想像的要精彩
尤其在看了几篇硬文之后,感触尤深。
那天午睡前点了进来,无意中看到梅拾璎的“关于来简书三个月,谈谈几点感想”几篇文章。读了“感想五”之后,感觉作者观点心与我心有戚戚焉。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当看到“把书看透,把事想透”一文时,睡意全无;等在手机上看完这五篇感想,不仅披衣坐了起来。
有的话有些道理真说到自己心里去了,自己以前不就是一直傻读书,没把书读透,把事想透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只留意在多少卷了,并没有“读破”,也就怪不得平时文下笔无物、言之无文了。
当我看到作者说她发现原来自己的读书方法效率太低,简直枉读了那么多年书,不仅莞尔。想起了当年在N师大读研时,一位同学听了教授讲课后,深有感触地说:“听了现在的讲课,才发现以前读本科时真是白读了。”
教授没有批评他,而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饿极了,便到一家小吃店买饼吃。他吃完一个饼不饱,接着吃第二个饼。这样一连吃了六个饼,他还不饱。直到吃完第七个饼,他才感到满足了。可是,这时他突然懊悔起来:唉,早知道这样,我一开始就吃第七个饼,岂不够了,何必白白吃那六个呢!
教授说,如果没有本科阶段的积累,你现在还是认为我的课差!你以前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流。如同吃饼之人,就是因为吃了前面6个饼以后,有这6块饼垫底,到第7块才会满足。
读书之理也是如此,我想作者肯定是读了很多书作为底子才会有此感慨!我相信,没有“前面6块饼垫底之人”就是看到这种方法也不会去用的。世上没有捷径可走,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待读完她的全部文章后,自己简信了她,并拿到了其私房书单。那么多的书,人家都精读过,《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竟然看了8遍之多。当然自己也几乎都读过----只是读过书名而已。也难怪人家写起文章洋洋洒洒,信手拈来了。
慢慢地自己又看了简书一哥的彭小六,大咖琴台,李清浅等人的文章,真是受益匪浅。我不相信天才,我相信他们写得那的背后是多少个夜晚不知疲倦的辛苦努力与付出。
我还读了注册不久的新人的文章,对比前后文字,感觉他们思想日益丰盈,文采逐渐飞扬,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简书中当然也有我这样的菜鸟,在某篇文章后发现有些人留言,“简书不仅仅是看书的,还能写啊?”
看着自己生活工作亦步亦趋,人也越发懒散平庸起来,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区”吧!在这个区域呆久了,它给人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甚至无力感,即所谓的混吃等死者也!
来简书后,看到这么多人写下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好文字,让自己猛然警醒,也让自己骤然振作!
古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脱离凡庸浅近的人,和高明的人交往)我相信来每一个简书的人都是酷爱读书,胸怀梦想之人。读这样的文章多了,自己或多或少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日本小说家石田衣良所言:“十年前的梦想如果还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万物竟发,百舸争流好时节。希望与诸君共免,一起见证努力。如此,等有一天年华老去,我们在回忆时,可以无憾的说:“至少我们曾经奋斗追求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