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身体是比较累,白天工作除了产品的推进,难度比较大的事在于对于数学的理解,对于数据挖掘的理解,提了些方案,放到产品内部会上被批得体无完肤。当然,我是非常欣喜出现这种情况的,意味着自己又要快速进步了。所以这几天又搜罗了大学里面的基本的数学准备重新学习。
做大数据行业的产品经理和一般的产品经理有些不同。传统的产品经理可能更着重在web/app等各种产品形态的设计上,而我们这个行业的,除了产品设计上的追求外,产品经理本身也要懂得数学,晓得一些算法。一下子压过来,多少是比较疲累的,毕竟大学学数学都是够用就好,何时真正的开始放到实际场景下进行运用?所以最近也没有写什么产品分析方面的文章,因为每晚要么在上斯坦福的机器学习的公开课,要么在读史记,还有一些推进产品方面的资源调配上的思考,实在是考验快速学习的能力。
这一个月,有段时间是比较慌乱,反思到己身,“何事惊慌”的修炼还不够。导致慌乱的因素有几个,1、不熟悉的毫无安全感;2、不专注;关于第一点,我倒是表现不错,向来属于敢于跳出舒适感的人,面对碰壁反而欣喜。做得不足的是第二点,当多条事务并行处理的时候,容易受到干扰。身体力行,我这几天开始回来蹲马步,练街舞基础,反而定力见长,真是格外欣喜,有人讲,控制肢体就能控制自己,这事靠谱。
由慢入定,由定生慧。吕世浩老师在《史记》这门公开课上讲到一个很好的读史记的方式:遇上一个事件时,然后关上书,想象自己是当事人会如何处理,然后再翻开书验证反省自己。真是妙哉,妙哉!以前很多人推从这种方式,自己小时候也曾经使用过这种方式,但是是何时丢失了这种学习的方式呢?
我觉得是自己在这几年教育的过程当中太快了,习惯了追求标准答案,习惯了快餐文化,滋养了贪婪心性,反而读好书也把坏习惯带入了,读30分钟达不到5分钟效果。
如果我每天只读一篇史记,或者一周才读完一篇史记,这样慢下来不断反刍自己,一年时间一定比去刷文章来得获益更大,人的定力和智慧也会提升。读史使人明志,读史就应该慢下来读,每次想象自己走过前人的路,人生的宽度也会越流越宽。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修习专业知识,就是慢慢读史了。这时候又回忆起林语堂读书的洒脱的经验,何时我也能如此洒脱?哈哈,随性之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