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三百多年历史,由洪武皇帝开元建制到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败也只是统治者一念间的事情,如果说太祖和成祖开创了大明的盛世,那么他们的子孙经历的就是一个渐进的衰败过程,而其中使王朝衰败加剧的,就不得不提万历皇帝,《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万历年间大明王朝一些人和事,从这些人和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危如累卵的王朝。
讲到万历十五年,其实这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无论朝廷还是国家都显得有点风平浪静,但是其实在平静中却是暗流涌动,万历皇帝这个在明朝历史上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不早朝皇帝,因为在其统治中国的48年间,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没有早朝,也正是由于其怠政的原因,大明王朝这艘庞大的船舰正进一步向大海的深渊沉没。
其实在万历统治的初期,由于其年纪尚轻,朝中大事均有张居正主持,而万历皇帝也视这位首辅如师如父,在张居正的鞭策和教导下,万历皇帝在其统治的前十年,勤于政务,对学习孜孜不倦,大明王朝大有中兴之势头,如果万历皇帝秉承这样的作风,明朝的历史或者会再向后延长数十甚至上百年,可惜在张居正,这位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首辅离世后,万历皇帝性格上的缺点使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从一位勤政之君变成了一个昏庸之君。现在看来万历皇帝就是一名小学生,在老师的管教下,迫于无奈不得不“勤奋好学”,“勤政爱民”,其实这些在万历的心里都是非常抵触的,他所要的不是处处受人掣肘,而是想好像小鸟一样自由的飞翔,无奈生于帝皇家,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在被张首辅管教10年之后,羽翼渐丰的万历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统治时代。
万历主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对其老师张居正进行清算,史书中记载的张居正虽然能力出众,也为国为民,但是为官者始终难无私心,在其当政期间,把持朝政,在朝廷中排除异己,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想将大明王朝成为其一人的私有财产,当然这样的说法有点夸张,但是毫无疑问,在万历朝最初的10年间,凡事都有张居正,大到治水抗虏,小到宫闱轶事,都离不开这位首辅,万历皇帝也在首辅的帮助下慢慢地成长,可惜这对看似相处和睦的师生,有着非常大的矛盾,这些矛盾其实就是万历皇帝的文和质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封建礼教极为森严,对于国家的统治者更是如此,但是在万历的内心深处始终都是放荡不羁,他所想的就是随心所欲的生活,作为皇帝他可以不理朝政,但是不能不去享乐,在其在位的头十年中,由于张居正的管教,他不得不向“文”这一方面去发展,但是其内心的“质”却是一直都没有消失,以致在张居正死后,他就像一只离笼的小鸟,尽情的展现着他“质”的一面,而对于张居正过往对其的管束,他是以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所以清算张居正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张居正主张的是改革,总所周知凡是改革 ,阻力总是非常大,历史上真正成功的改革可能就只有商鞅变法,但商鞅到最后都是落了个车裂的下场,而张居正的改革更是在其死后就树倒猢狲散,不得不说大明王朝也正是错过这次改革而进一步走向了灭亡的深渊,万历皇帝正是使改革真正失败的幕后推手,他有这样的举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是逆反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也正是其性格上缺陷而导致了其统治时期的种种荒诞举措,虽然当时朝廷中还不乏有识之士,如海瑞、戚继光等等,但是在皇帝的内心看来任何臣子对其的劝谏都是为了使他再次成为傀儡,而他要的是当家做主人,国家在一个我行我素的皇帝的统治下,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详细的分析了万历皇帝的性格和其与张居正之间的关系,也描述了当时明朝的内忧外患,中国和西方在同一时期历史进程的差异,顺带也讲述了海瑞、戚继光、申时行、李贽等人的事迹和对朝廷国家的影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大厦将倾国家的浮生种种,也使我们看到了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明朝从正统皇帝开始就一直走下坡路,到了嘉靖年间,往下的速度更是成几何级数的加快,而万历皇帝的统治,正是使明朝步向灭亡的助推剂,所以正确来说,明朝实则亡于万历是一点也不为过。
万历十五年,虽然表面上太平盛世,但是王朝的衰败,就如累卵倒下那样一触即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