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重读《西游记》之唐僧2

重读《西游记》之唐僧2

作者: 考槃在涧独寐寤言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9:04 被阅读0次

小时候读《西游记》一直认为唐僧是大好人,虽然心软了点,有时候不辨是非,但毕竟是有道高僧,不仅谨守佛门戒律,说话办事也符合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尤其是他从来不撒谎,这一点足可以让唐僧“一诚遮百丑”了。

现在重读《西游记》才发现唐僧虽然不能算作坏人,但至少也是个俗人,离有道高僧的距离还差得远呢,甚至连撒谎这种事都干过,别说有道高僧了,连佛门戒律都不能遵守,是应该去西天取经好好进修一下,也应该在路上吃点苦,受受教育!

上一次说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里面,唐僧的表现还只是接地气,不那么高大上而已。可是看到这一回的后面,唐僧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接地气了,而是有些虚伪,有些世故,开始有点让人讨厌了。

悟空打死了六个劫道的贼之后,笑呵呵地跟师父来请功,结果却被唐僧劈头盖脸一顿数落。“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你要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唐僧表面说得义正言辞,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你要是被官府抓住,我怎么脱身?

多可恨啊!刚刚还被吓得“跌下马去,不能言语”,一转眼就道貌岸然、大言不惭地数落救命恩人。不仅没有一点感恩之心,还只想着别连累自己。唉,恨其不争之余也想到自己有时也难免这样,真是好不惭愧!

悟空听了唐僧的数落之后刚刚为自己辩解一句,“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唐僧紧接着就又来了一通让人更加难以接受的大道理,“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

关键还是在最后,“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看见没有,唐僧对官府的内幕是一清二楚。换成现代流行的说法就是,“你爸是李刚也没用。”看到这里,要是还觉得唐僧是有道高僧,是单纯、懦弱,那我只能说你太幼稚了。

孙悟空当然不服唐僧的大道理,说自己“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是。”唐僧说不过悟空就干脆发狠赌咒,“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象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看到这里又不免心生愧疚,觉得自己越来越像唐僧,这几十年简直不知是怎么过来的。

咬着牙继续看。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惩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进人口!如今欲寻他无处寻,欲叫他叫不应,去来!去来!"正是舍身拚命归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张。

活脱脱的现代版老子教训儿子。可惜的是,大多数的儿子不能像悟空一样一走了之!可悲,可叹!

看到这里,如果就此认为唐僧是个坏人,那还有点为时尚早,因为接下来唐僧干的事情就更让人大跌眼镜。今天太晚了,明天接着说。

相关文章

  • 重读《西游记》之唐僧2

    小时候读《西游记》一直认为唐僧是大好人,虽然心软了点,有时候不辨是非,但毕竟是有道高僧,不仅谨守佛门戒律,说话办事...

  • 重读《西游记》第八回附录有感之唐僧之母乃女中豪杰

    重读《西游记》第八回附录有感 之唐僧之母乃女中豪杰 话说唐僧之母,不仅才貌出众,更系出...

  • 重读《西游记》之唐僧3

    不同的人看《西游记》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同一个道理。伟大的经典作品总是能让...

  • 重读《西游记》之唐僧1

    闲暇时间重读《西游记》,对里面的很多细节产生兴趣,今天先说说唐僧。 遇到孙悟空之后,唐僧的形象开始生动起来,很多细...

  • 西游记之唐僧啊唐僧

    1 忙碌了一天。中午也完全没有休息。下午回到家,刚躺到床上。张武堂打来电话说,晚上一起坐坐,喝杯啤酒。 我问,谁跟...

  • (1)唐僧的父母之谜

    (1)唐僧的父母之谜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要讲唐僧,我们得先从唐僧的父母亲讲起。 在西游记的《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

  • 西游记之唐僧

    唐僧姓陈,小名江流,号三藏,法号玄奘,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

  • 《西游记》之唐僧

    唐僧,一位伟大的僧人。他的才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道德精神,使我们学习,从古至今,他一直活在我们...

  • 《西游记》之唐僧

    【唐僧】---宝物三件(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祖”。 性格特征: 正面评价; 崇信佛法、严...

  • 执着

    如今重读《西游记》,真的为金蝉的优秀品质而深深动容。 以前,我们都更喜欢孙悟空和猪八戒,对于唐僧缺少必要的关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西游记》之唐僧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l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