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0年前则是1917年,民国时代、北洋时期、段祺瑞政府。那时候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一百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成了什么模样。
想想也挺有意思。
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衣,变化不小,从面料到样式,从穿着到打扮,改变太多。前不久的维密秀,若是民国时期的人看了,估计会惊掉下巴。
食,变化或许不是特别大,基本上食材还是那些食材,酸甜苦辣咸口味不变。烹饪工具有变化,多了很多带电的器具。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多多,商家都宣称传承古法,人们也愿意吃到以前的味道。
住,变化大了,到处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不再是原先的土木泥砖草。
行呢,变化巨大,飞机、高铁、地铁、汽车已经普及,短途方便,长途便捷。跨省跨国,日行千里不是梦。
与行有关的,除了交通工具,还有路,变化忒大。网上常看到老照片,晚晴时期的,民国时期的,我对路那时候的路很感兴趣。有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小时候的宣传印象太深。再加上看了《罗马人的故事》,公元前的罗马人很注重道路的修建,联想到我们古代是什么状况。很仔细地观察老照片中的道路。
那个时代的路真是不好,土路、泥路!农村、城里差不多。风起,尘土遮天;雨下,泥泞盖地。在很多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此类场景的描述。道路太差了,基础建设是缺失的,政府也没有这个意识。
时间往前倒一百年,太长。缩十倍,十年呢。2007年与现在相比,变化也不小,通讯领域尤其大。以手机为代表。
早先的2G网、功能机时代,手机是通讯工具,最常用到的是通话、短信。发短信、打电话是主流,偶尔玩玩里面的单机游戏;现在的4G网、智能机时代,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娱乐,玩游戏(网络游戏)、看视频、看小说、看直播。通讯交流用各类APP社交软件。曾经的通话大多用来接快递和外卖电话,短信则基本用来接收验证码。
移动互联网络,改变着千千万万。G网快,未来的5G网更快,WIFI无线网络越来越普及,人们包裹在网络中,走到哪都有网,随时随地连接。
如今,手机仿佛已进化为人体器官一部分,形影不离,出行带着它,办公带着它,吃饭带着它,聊天带着它,玩耍更带着它,它无处不在。太多的事情通过它来完成。少了它,耳不聪目不明,心慌体倦,没有精神,大脑也似缺了氧。
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人们越无聊。网络中内容丰富,玩法多,乐子多,人们的精力在这上面投入的也会越来越多。已经离不开网络。
无聊,是座金矿。如何让人消磨无聊,是挖矿的工具。打发无聊的时间,是门大生意。
过去与现在相比,变化大;现在跟未来相比呢?变化更大。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一百年后,社会又将发展成什么样呢?
那应该是个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分布在社会方方面面,很多工作进入无人状态,比如无人驾驶肯定是主流。VR虚拟网络高度发展。估计人们会躺在胶囊中,设备连接大脑与虚拟网络,身临其境的在网络里生活,体验着现实中的种种不可能。
生活在网络中。科幻电影《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中的场景或许会成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