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38战国英雄传之相国吕不韦

038战国英雄传之相国吕不韦

作者: 清净无量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20:49 被阅读0次

前文《商人吕不韦》一篇中讲到,秦孝文王刚一继位就驾崩了。太子异人,也就是后来改名子楚的那位奇货,正式接班上任,是为秦庄襄王。华阳夫人变成华阳太后,异人的亲妈夏姬被尊为夏太后。庄襄王当时给吕不韦的承诺并没有忘,先拜相,再封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沁园春·长沙》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粪土当年万户侯”,吕不韦可是相当于十个万户侯啊。

灭东周国

拜相后的吕不韦,虽说已经大富大贵了,但是在“仕农工商”的旧社会,商人永远是最低阶层,即便这时的吕不韦已经贵为相国,但是这个相国毕竟是通过投机取巧,以当时社会所不齿的手段弄来的,并不十分光彩。所以,这时的吕不韦急需一件军功,让自己这个相国看上去名正言顺一些。于是,吕相国就亲自带着兵去打东周国了。

《资治通鉴》原文:东周君与诸侯谋伐秦,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迁东周君于阳人聚。周既不祀。周比亡,凡有七邑:河南、洛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相国不韦为文信侯。

原文中说东周国联合其他诸侯伐秦。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东周国无论从实力还是影响力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最有可能的是吕不韦给攻打东周国找个借口罢了。对吕不韦来说,这一场仗太好打了,甚至连斩首数字都没有记载。没办法,谁让东周国这个柿子太软呢,不仅软,而且甜,吕相国不打你打谁。就像《三体》中的那句话“毁灭你与你无关”。这一仗让周族彻底死透了,再无翻身的机会。吕相国虽然把东周灭了国,但是并没有绝人家的祀。没有杀东周国君,而是把他迁到了一个叫阳人的地方,让其自生自灭去了。这也许是给天下人看的,你看我吕不韦多么有贵族范,只灭国,不绝祀。灭了东周国,拿下七座城,被庄襄王封为文信侯。这就是文章开头讲的“食河南洛阳十万户”的来历。

庄襄王薨

秦庄襄王三年,这位“奇货”也死了。他和他爹这两代秦王一共在位不足四年,在秦国横扫六合的统一之路上,只是个过场,并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但它更像是黎明前的寂静,随着庄秦襄王时代的结束,伟大的始皇帝将登上历史舞台,奋六世之余烈一举荡平六国,横扫天下。

王尊“仲父”

秦庄襄王薨,太子政立为王,秦始皇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但这时候还年轻,并没有亲政,尊吕不韦为“仲父”。古人把兄弟长幼排序称“伯、仲、叔、季”可以简单理解为,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小。比如汉高祖刘邦,当时叫“刘季”,这其实并不是个名字,意思是刘家那个小儿子,也就是“刘小”。始皇帝把吕不韦称作“仲父”,就是“二爸”的意思,那是极高的尊称。

高光时刻

话说吕不韦被嬴政尊为“仲父”,走上了人生巅峰。当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大兴养士之风,动不动就食客三千。现在的吕不韦是从社会的底层一路攀登到顶峰,但是骨子里商人的自卑感,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去除,所以吕相国也就跟着战国公子的做派有样学样了。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说吕不韦也开始招揽致士,也弄了个食客三千,让他们各自著书,整出个六论、八览、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也就是《吕氏春秋》。吕不韦对这部书,极为自信,把书稿挂到城门上,说谁要是能增删一个字,就赏千金。

男宠嫪毐

《商人吕不韦》那一篇中讲到,吕不韦曾经在邯郸娶过一个绝世美女为妾,后来被异人横刀夺爱,硬是讨要走了,而那个曾经的绝世美女现在已经贵为太后了,吕不韦和太后的关系也一直不清不楚的。随着嬴政地慢慢长大,吕不韦很担心有一天会因为这个关系而引火上身,于是献给太后一个男宠嫪毐。就是因为这个嫪毐还捅出了一个天大的娄子。“嫪”和“毐”这两个字怎么看都不像个好字眼,“嫪”确有其姓,“毐”是品行不端的意思。“嫪毐”的意思就是那个品行不端的姓嫪的人。

嫪毐生祸

太后得到嫪毐后,不知道是忘记了自己的太后身份,还是向前辈芈八子宣太后学习。竟然和嫪毐离开了咸阳,回到故都雍城,过起了儿女情长的幸福生活,还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嫪毐被太后宠得无法无天了,竟然动了政变的念头,准备杀了嬴政立自己的儿子为秦王。嬴政可不是春申君,始皇帝不会当断不断的,二十二岁的秦始皇当机立断,软禁了太后,车裂了嫪毐,灭三族,太后与嫪毐生的儿子也不能放过,被装进口袋活活摔死。吕相国当然也被牵连,秦王本来准备将其诛之,求情的人很多,秦王也就暂且放过吕不韦了。后来在秦王嬴政在茅焦的劝说下将母亲接回宫中,母子和好如初了。大概嬴政也知道吕不韦和太后的关系不同一般,既然太后回宫了,吕不韦也就不好出现在国都了。第二年,吕不韦的相国被免,回到封地养老去了。后来,嬴政给文信侯吕不韦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你对秦国有啥功劳?就敢受封十万户。你和我有啥关系?竟敢称“仲父”,你立刻带上你的家人离开封地洛阳,迁到蜀地去。”这实际上就是要吕韦离开权力中心,远离政治。吕不韦看完信后,担心自己迟早会被灭族,为保家族,饮下毒酒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结束

吕不韦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我们分别用两篇内容作了介绍。作为商人的吕不韦运作异人的投资相当成功,也很顺利。但是成功的资本家不等于成功的政治家。资本家的贪婪不能用于官场,吕不韦显然没有弄明白“日中则移,月满则亏”道理。他如果能好好学学范蠡功成身退的人生哲学,哪会落得如此下场?

相关文章

  • 经典故事04

    经典故事04 一字千金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

  • 【讲故事读成语】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

  • 嫪毐

    #秦始皇#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当时吕不韦为相国,嫪毐谋反,吕不韦有重大失职甚至嫌疑。

  • 古代汉语|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十二纪(六十篇),六论(三十六篇),八览(六十四篇)...

  • 简述《吕氏春秋》章法

    吕不韦,战国秦相国,编其著作《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依照预定计划编写,有明确的目的,有大体上统一的学术见解。全书...

  • 把国君当成千里马使唤的伯乐:吕不韦,你好大的官威

    战国大商人、秦国相国、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秦始皇的疑似生父、《吕氏春秋》的作者、杂家的代表人物……吕不韦的身上有许...

  • 《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中国第一个执法者 被他的领导腰

    众所周知,秦王嬴政的生母曾经是吕不韦的宠姬,这种关系就连吕不韦成为秦国的相国后也没有断绝。吕不韦担心这种关系败露而...

  • 昌平君

    #秦始皇# 嫪毐造反。秦王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平叛。当时相国已不是吕不韦?应该是秦王早有准备。

  • 秦始皇灭六国的第一步:不是用兵攻城,而是用钱开路

    二十二岁的秦始皇亲政后,借嫪毐谋逆之机,除掉了专权十年的相国吕不韦,架空了与吕不韦、嫪毐狼狈为奸的太后,独掌朝政,...

  • 秦始皇故事(二)秦王亲政

    秦王亲政 秦王政登基的时候,大权都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吕不韦受庄襄王托付,辅佐秦王政,自称“仲父”,也就是国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8战国英雄传之相国吕不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or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