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个自然风光爱好者,对所有的人工仿造物,亭台楼阁,历史遗迹没有什么大多的兴趣,历史就那样吧,已经在时光长河中消逝了。每当我看到这些遗迹时,除了感叹下前人的丰功伟绩,也不剩什么了,活在当下,以后我们自己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尘埃,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总是心生敬仰,这是大自然几万年几亿年才成就的状态,默默无闻,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所以当2016年独自踏上去西北旅游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甘南,那是一个从平原到高原,从草原到雪山,从峡谷到高山,还有传说中的真正的“香格里拉扎尕那”,各种地质地貌风光,让我这个一直住在江南水乡的小女子大饱眼福。
但真正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的却是当地浓浓信仰之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拜访了夏河拉卜楞寺郎木寺格尔底寺和米拉日巴佛阁。拜访这些地方时,领队不仅仅只讲述寺庙的历史传说,精美壁画,而是带着我们去看僧侣的上课。
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寺庙不仅仅是僧人出家的地方,而是僧人的学校,只有天资聪颖或者有家底的人才能被送进这里接受学习,普通人的小孩才去上公立的义务教育。我才知道寺庙里教授的内容远比公立学校多的多,佛经,哲学,算术,医术,甚至英语,梵语。寺庙里的僧人也是要考试的,就像是我们考学士,考硕士,考博士,每次考试都需要辩经说道。
一群僧人辩经的场面深深震撼了我。每个僧人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陈述自己的观点,每次发言前都会大声双手拍掌,掌声洪亮,先声夺人,一对一,一对多,围成一个个圈子。
有人若讲得好,旁人会息声听讲,若讲的不好,则会嘘声不断,可以任意挑战他人辩经,有人面红耳赤地争执,有人端坐如山,侃侃而谈,一旦找出对方话中漏洞,则先拍掌,然后毫不犹豫引经据典进行反击,辩经声,喧哗声,拍掌声,场面热火朝天。即使我们一圈人围观,也丝毫不受影响。下课后,刚刚还争执的激烈的两人又手挽手回去休息。
这几次的寺庙之行颠覆我对寺庙的认知。原来寺庙的学术氛围如此浓厚,里面穿梭着不同年龄段的僧人,就像个综合性的学校,从小学直到大学,僧人在此学习,修行,坚持信仰。领队说,藏族同胞如果手上有100元,会毫不犹豫地拿出99元捐给寺庙。我想正因为所有人都坚信自己的信仰,才会这么虔诚,寺庙的地位才会这么牢固,同时促使僧人坚持不懈的学习修行。这正是在藏民骨子里的东西,只有深入体验过才能体会。我的家乡也有知名的佛寺,我也去过几次,早已商业化严重,网上曾经打趣说寺庙招人待遇从优,白天念经下班后开宝马回家还俗,美其名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我们的寺庙纯粹变成了商业景点,只要有古寺,有和尚,有菩萨,就有收入,所以我才会对此失去兴趣。
从这次甘南之行回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一些资料去了解藏地寺庙文化,去了解僧人的修行不易,可以说,这次旅游让我对以后的旅游都有了一个目标,不再走马观花,有意识地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和文化。
当初的照片镇楼
难忘甘南行 难忘甘南行 难忘甘南行 难忘甘南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