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四

读书笔记四

作者: 酒醒梦醒 | 来源:发表于2021-10-12 11:42 被阅读0次

    宋神宗逝世,宋哲宗因不满祖母高太后的垂帘听政,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执掌朝政,将多年积压的怨气迁怒于太后身边的大臣,元祐旧党人物。

    宋哲宗心胸狭隘,性情暴躁,好色懒惰。对祖母高太后的严加管教和包揽朝政非常不满。

    宋哲宗亲政,恢复新党人物的官职。对苏轼一贬再贬,苏轼只带了小儿子苏过和侍妾朝云和两位女佣南下惠州,在惠州呆了三年左右,又被贬到琼州,也就是海南岛。

    当时琼州是最边远,最险恶的蛮荒之地,被人们称为“天涯海角”,被贬到此地实在是更无远处可贬了。

    此时苏轼已六十二岁。一贬再贬,君主多疑,小人多馋,苏轼多言,主要是新党人物对旧党人的加重惩处,宋哲宗对苏轼的厌恶,政敌对他的狠毒。

    在儋州苏轼的生活更加艰难。北宋时期的海南气候恶劣,人烟稀少,极为偏僻荒凉,被中原人士视为十去九不还的鬼门关。

    苏轼之所以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正是因为他的思想从来没有因为生活本身的艰苦而趋于干涸。

    这种艰苦的生活反而给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驰骋天地的艺术想象力。

    流放这三年,苏轼孤忠不减,不但对地方有颇多建树,而且潜心著作,作品质优且量丰。

    正当年届花甲的他准备在海南终老一生时,宋哲宗崩逝,没有留下子嗣,由弟弟端王赵佶————宋徽宗继位。

    朝廷大赦天下,被贬的旧臣纷纷内移。宋徽宗与新党曾布亲近,不利于旧党发展,苏轼一直想北归养老。想与弟弟苏辙在垂暮之年,历经劫难,九死一生后,希望能与弟弟朝夕相处。

    但此时苏轼对政治已灰心,不想卷入政治漩涡中。远离京城,想住在江南。也想回老家四川。

    因时势所逼,避开政治纷争,苏轼当时举家已在船上度过多日,已染暑热,身体不适,身染重病,急需一个安息之所,因此决定归老常州。

    苏轼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溘然长逝。

    黄州、惠州、儋州的经历对苏轼自幼渴望兴邦治国的功业理想,具有反讽意味。

    但贬居三地时所获得的文学、学术成就,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是一桩巨大的人生功业。

    十多年的贬谪生活,是苏轼文学事业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的磨练,也就不可能有后人心目中的那个苏东坡了。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苏轼路经金山时,见到李公麟为他所作的画像,即兴赋诗,表达了自己彼时的心情,也算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udoltx.html